他站在门内,墨绿色的门框衬得他身形越发挺拔清隽。
林栀走出几步,忍不住回头。
周予白依旧站在门口,午后的阳光为他周身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他安静地看着她,眼神深邃难辨,仿佛要将她的身影刻入时光。
就在她即将走出弄堂口时,怀表猛地一烫!
强大的吸力再次传来!
林栀最后看到的画面,是周予白依旧站在墨绿色的门内,隔着弄堂里喧嚣的烟火气,朝她离开的方向,微微地、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仿佛在说:再见。
我知道你还会再来。
第三章:雪夜的告白与伤痕自弄堂那次“拜访”之后,林栀与周予白之间仿佛建立起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怀表成了连接两个时空的钥匙。
她开始尝试着主动去“触发”穿越——有时是摩挲表盖上的“Z”字母,有时是凝视静止的秒针,更多的时候,是心中强烈地想着他,想着那间飘着栀子花香的小院。
每一次穿越,地点都围绕着周予白。
有时是在他排练的剧院后台,她躲在帷幕后看他专注地与乐队合练;有时是在外滩的黄昏,她远远看着他在黄浦江畔漫步,清冷的背影融入暮色;还有一次,竟是在一家拥挤嘈杂的旧书店,他正踮着脚在书架顶层寻找一本乐谱,她装作无意经过,“刚好”帮他拿了下来。
他看着她,琉璃般的眼眸里闪过一丝笑意,轻声道:“好巧,林小姐。”
每一次相遇,时间都不长。
怀表像是有自己的意志,总是在林栀感觉快要被这个时代的气息彻底淹没、或者即将暴露更多无法解释的破绽时,将她强行拉回现实。
每一次穿越回来,书店里的时间似乎只过去了一小会儿,但她却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耗尽心神的旅行,疲惫不堪。
她贪婪地收集着关于他的一切细节:他喜欢喝不加糖的清茶。
他练琴时习惯在琴谱旁放一小块镇纸,是她第一次穿越时在那个樟木箱里见过的同款。
他独处时,眼神里总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寂寥。
他手腕上那道旧疤,似乎是他不愿提及的往事。
随着接触增多,周予白的态度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最初的探究和疏离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和的接纳,甚至……是某种难以言喻的亲近。
他不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