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命后,太傅整日以泪洗面。
秦英本是世家秦家的千金,早年随父亲长兄征战时凭着男儿少有的细致屡出妙计,一战成名,后成为了难得的女武将,运筹帷幄,自然也成为了敌军的眼中钉。
但更多内情,民间知之甚少。
宋安说,他从小便同太子一起习文练武,面对宋樊川,他总能听到层出不穷的训诫。
相反,秦英在家中则是手把手教他舞刀弄枪,在他习读经书和兵书时,母亲都会耐心地指点迷津。
哪怕他病了,宋樊川也只会皱起眉头将他从学堂遣回家,接着投入教学。
而母亲会亲自照顾他,事无巨细,但她总有需要去前线的时候,年少的宋安只能让自己坚强起来,尽量不给宋樊川添麻烦。
他能理解宋樊川,但是他还是会让侍从在母亲回来后悄悄透露他生病的事。
每次看到母亲训斥宋樊川,而他只能默默听着乖乖点头时,小宋安就会愈发敬佩母亲几分,往往之后几天宋樊川对他都会有好脸色。
那时小宋安只知道有母亲给他撑腰就什么都不用怕了。
“她比宋樊川,不知强多少。”
宋安淡淡说着。
我在心中长叹,可惜天妒英才。
秦英的智谋与胆识,非但赢得了同僚的尊敬,更在民间留下了传奇。
这是我第一次得以知晓,大家口中的巾帼英才,身为母亲的另一面。
“可是她,又比宋樊川弱。”
他又顿住了,如鲠在喉。
“她最大的弱点,就是我。”
为母,亦刚亦柔。
五年前那场战役,在场的不止太子,还有刚及弱冠的他。
他们明明已经大破敌军了。
在围剿前,他再次率领“夜不收”和部分精锐去查探敌军后方,意图包围,本以为叛军再无招架之力,可不料中了圈套。
他本应被就地斩首,但他,是秦英的儿子。
次日清晨,叛军首领亲自把他带到太子和秦英面前,要求以命易命。
此时的宋安掩面。
“横竖都是不值当的,战场无情,无人会在意你的性命。
可唯独一个人会。”
秦英在交换之前,交代太子:敌情有变,恐有援军,务必稳住宋安、稳住军心,切勿轻举妄动、意气用事。
戌时,母亲横死的消息还是传来了,那是宋安此生最黑暗的一天。
太子还说,她出发前就在口中备了药,天黑后,即便是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