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放《曲苑杂坛》,现在午夜档改成“津门怪谈”。
沙沙电流声里,主持人正讲复兴路新传闻:穿白绸褂的老头改邪归正,专给迷路小孩指道。
有家长送锦旗到派出所,监控里却只拍到团雾气。
“封建迷信!”
赵叔啐了口茶渣,扳手敲得车铃铛铛响。
李昀把改装过的二八车停进阴影,车筐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底下压着沓黄符。
铃铛罩壳换了慧明和尚的铜磬碎片,遇到游魂就嗡鸣,频率恰似大悲院的晨钟。
3.渡者无痕高考结束那晚,李昀摸黑翻进废弃的棉纺厂。
流水线上积着棉絮,月光里像落了层雪。
穿工装裤的女工坐在纺锤间,脚边线轴滚成个“冤”字——九七年大火封了安全通道,她为抢救童装样衣成了焦尸。
“现在流行oversize。”
李昀抖开件潮牌卫衣。
火焰在铁桶里腾起时,女工身上的焦痂簌簌剥落。
她最后看了眼卫衣标签上的“中国制造”,化作青烟钻进排风扇。
李昀把灰烬扫进可乐罐,罐身印花是个笑脸符号,底下印着“可口可乐1997”。
4.石敢当语拆迁队撬走胡同口的泰山石那天,李昀往地基坑倒了瓶山海关汽水。
气泡咕嘟声里,石敢当的残影浮在土坑上方:“小子,替我给五大道的新石像捎句话——西洋楼压着狐仙洞,让那帮老外设计师供点炸糕果子。”
挖掘机轰隆碾过,石影碎成光斑。
李昀摸出手机拍下定位,匿名发到古建筑保护协会邮箱。
回家时路过新建的星巴克,落地窗上粘着张黄符,英文标签写着“Americano”,符脚却用朱砂画了只偷喝咖啡的狐狸。
5.夜风寄语子时的风掠过解放桥钢架,捎来煎饼果子的葱香。
李昀倚着路灯查高考分数,屏幕蓝光映亮额角淡去的卍字疤。
志愿表第一栏填着“民俗学”,备注栏挤着小字:研究方向-城市灵体生态保护。
书包突然轻颤,铜磬碎片与远处大悲院的晚课钟声共振。
他抬头望见路灯罩上栖着只夜鹭,鸟喙叼着半截红绳——正是那晚系给清洁工老太太的。
复兴路口腾起薄雾,雾中隐现穿白绸褂的身影,这回手里拎着煎饼袋子。
外卖小哥的电动车穿透虚影,订单小票随风翻卷,收货人那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