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离我们飞速远去,一晃神,如前世梦境。
28北朔人送来了牛羊,随之一起的,还有一份国书。
愿意与中原皇帝互为异性兄弟。
官家大喜。
赶在冬日之前,送走了和亲的公主。
嫁妆加上随行扈从,一路上浩浩荡荡,首不见尾。
遵循异性兄弟的承诺,尽管那一年并不算是一个丰年,北朔却也真如承诺那般,在边境秋毫未犯。
公主随从还传来消息。
北朔王对公主多有宠爱,甚至就连同去的人员,也是礼待有加。
还播了专门的人,同随从们学习纺织,学习冶铁,学习种地.....甚至组建了商队南下,用牛羊、皮毛、黄金从南边购买盐粮布匹。
天下如此太平。
大家都说当今天子实乃当代尧舜,右丞相也是在世的文正公。
而这样一个太平的天下,不需要一个不听天子号令的昭烈将军。
所以当京中流言四起,说昭烈将军擅权独揽,意图把天下拉入战火中时,大家都点头附和着。
是啊,寒冷和饥荒已经让大家吃尽了苦头,谁还想要在兵祸中涮一涮自己的骨头呢。
所以那总对北朔充满警惕和防备的昭烈将军是佞臣。
是人人唾弃的人。
官家派了近臣前去西北接管昭烈将军手里的兵权。
昭烈将军推脱敷衍。
官家就罢了蒋大人的官,还将昭烈将军的姐姐拘进了宫。
为了家人,昭烈将军只能回京。
只是这一次迎接他的,不再是鲜花和掌声了。
昭烈将军被下了狱。
罪名是谋逆。
纵无谋逆之实,但他一不听宣,二揽军权,未尝不是有谋逆之意。
该杀!
29所以昭烈将军死了。
当一位天子想要一个臣子赴死之时,多的是人来为这位臣子罗织罪名。
还未捱到受审,昭烈将军就因为难逃良心谴责,自愧有负君恩。
自绝于狱中了。
官家感念他过去还是有些功劳的,如今又诚心认罪,宽恕了他的家人。
蒋大人及其家人被判了流放。
那些时日里,阿爹常常一消失就是一整晚,学院里也寻不到他的人。
我已经十二岁了,看了更多的书,明白了更多的道理。
我知道阿爹在为什么奔走,那些一日日写好又寄出去的信,是为了谁。
蒋大人是翰林学士,他有门生故旧,阿爹是在联络他们。
也许是有人想要伸出援手的。
可是天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