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身边的奴才又想挣点小钱,一来一往,这叫什么,这叫圣心臆测。”
“不然为什么提倡南巡的右丞相的女儿入宫就封了妃,这说明陛下对右丞相的满意。”
又说到南巡,大家就想到了自家被官府强行征走的那些东西。
布匹早就风化成了灰,至于银钱,听说有胆子大去要过的,坟头都已经开始长草了。
不能想,越想心中越难平。
27叛乱最后还是解决了。
还是右丞相提的议:招安。
最大的造反头子封了王,还有些小一点的封了候。
为了安这些王侯的心,官家不光大肆分封,赏赐了他们许多珠宝,甚至还从近臣中选了闺秀嫁与他们。
这些叛军首领们甩掉了脚上的泥,一头扎进了温香软玉的富贵窝里。
只管自己吃肉喝酒,哪还管一起举锄头的兄弟呢?
笼络带头的,杀了跟随的,至于附从者,如今粮价这样贵,就罚他们去给贵人们种地好了。
说书先生说那些带头的早晚也都是要人头落地的,但那时,可不会再有人举着锄头跟他们了。
至于如何保证边境的安稳,右丞相又提议:和亲。
官家没有女儿,但可以选个宗室女封公主,远嫁北朔。
为了确保和亲有用,官家挑选了宗室里最漂亮的姑娘,还用了许多时间准备了丰厚的嫁妆。
南方发了水灾,可右相说和亲更重要,哪里还有银钱赈灾啊。
嫁妆里有无数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书籍经典,匠人织娘,医师农人.......右丞相说,只要北朔人也学会了纺织种地,他们就不会再南下掠夺了。
嫁妆从青绿浓阴的夏日,准备到了丹桂飘香的秋日,才算彻底准备好。
但是这些国家大事都太宏大了,离我们有些遥远,我们也只是从说书人口中听起。
我们有自己的小日子要过。
例如彩芸姑姑赶在夏末生了一对双生子,喜的二壮叔涕泪横流。
谁能想到啊,无数次都以为要熬不过寒冷与饥荒了,上天在如今,还能给他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例如我爹的学院复了课,他又重新做回了一个教书匠。
红毛鬼伊本叔的杂货铺也重新开了业。
大家努力生活,努力做工,努力攒钱。
又买了衣物,买了门板饭桌,买了鸡鸭牲畜。
日子好像又好起来了。
那段吃人的日子好似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