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盛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完整作品阅读》,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是作者“九剑本尊”笔下的一部古代言情,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李盛李世民,小说详细内容介绍:去。”“是,娘……夫人!”“记住,严加保护。但有破损丢失,回去家法伺候!”长孙皇后说着,神情无比严厉。李君羡直接一个哆嗦,长孙皇后多好的脾气,今天居然这么严肃。这一筐果子究竟是啥,要这么保护??不过疑惑归疑惑,被吓了一跳的李君羡还是小心的搬起箩筐,走向外面的马车。“公子,今日……今日有些......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完整作品阅读》精彩片段
一时间有些发愣,这是殿下给娘娘送土产了么,不过这东西看着不太好入口啊。
“将这箩筐搬到马车上去。”
“是,娘……夫人!”
“记住,严加保护。但有破损丢失,回去家法伺候!”
长孙皇后说着,神情无比严厉。
李君羡直接一个哆嗦,长孙皇后多好的脾气,今天居然这么严肃。
这一筐果子究竟是啥,要这么保护??
不过疑惑归疑惑,被吓了一跳的李君羡还是小心的搬起箩筐,走向外面的马车。
“公子,今日……今日有些倦乏了,可能是气血虚,就先回了!”
“夫人哪里话,身体不好当然要多休息。呃……这土豆,乐乐怕是不够吃啊,要不要再带些回去?”
“不必了,我这就离开。今日大礼,我和老李必定铭记于心,来日必有重谢!”
李盛哈哈笑了笑,“什么重谢不重谢的,能让我多看看乐乐,给乐乐做好吃的,比什么重谢都强!”
长孙皇后心潮澎湃,匆匆离开了。
这土豆,事关重大。
虽然想和儿子多聊聊,原计划她甚至准备亲手给孩儿做一顿饭菜的。
但……
土豆,土豆啊。
这可是亩产三千斤的土豆!
事关重大,她清楚的知道这事关整个大唐的气数,怎么敢耽误。
自然是立刻带走,回去见李二!
坐在马车上。
“君羡,快些,立刻回长安!”
“是,娘娘。不过您坐稳,这乡间道路有些颠簸……”
“什么颠簸不颠簸的,给我快些赶路!我要立刻见到陛下!”
“不用去后宫,直接到甘露殿!”
李君羡人都快傻了,这娘娘今天什么情况哦。
收了一筐不怎么好看的果子,还要到甘露殿见陛下。
不过娘娘有命,他哪敢耽搁,自然是快马加鞭。
很快……
……
到了皇城。
宫墙之内,一辆马车飞速疾驰。
有内侍见到这寻常民间用的马车,当即就要上前喝止,何人在皇城撒野。
但娘娘催的急,李君羡哪敢耽搁,自然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路直奔甘露殿!
此时的李二,正在伏案翻阅奏折,面前站着房玄龄,正与他商谈政事。
“去年岭南有洪涝,虽不严重,但产量最高的郡县损失颇多。好在赈济得当,只有三千多流民往长安而来……”
李世民正在奏折,读着读着就是一声长叹。
“怎么又有天灾……”
“难道真是天不佑我大唐,还是……我这个皇帝,就是遭天谴的皇帝……”
李二神情郁郁,整个人都十分消沉。
房玄龄也是肃容,面色有些灰暗疲惫,“陛下宽心,长安附近还有不少荒地,还是安置的下的。天下的粮食,产量就这么多,有丰歉也是无奈之事……”
便在这时,殿门外忽然传来一道急切的呼唤。
“陛下!臣妾有要事禀告,十万火急!”
李二正与房玄龄说饥荒之事。
他登基上任以来,最担心的莫过于这回事。
此时长孙皇后忽然唤他,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出什么事情了吗。
按李二对长孙皇后的了解,这个女人一向是最懂他的,这个时间他肯定在跟心腹大臣讨论国事,没事不会来打扰啊。
不过毕竟是老婆来了,还是抬起头看向殿外。
接着……让李二懵逼的一幕来了。
长孙皇后满头是汗的跑进殿内,全无形象。
而更没形象的还是皇后身后跟着的李君羡,堂堂天子近臣宿卫之将,此刻抱着一个大箩筐,吭哧吭哧的也跑进了甘露殿。
“皇后,这是……”
“陛下,臣妾有重宝呈于陛下!”
猪仔之事完成。
李二看着这间别出心裁的圈栏,越看越是满意。
这事要是成了,百姓岂不乐开了花。
肉价能降一半,我李二就不信这事不能上史书。
想了想,李世民忽然说道,“这圈栏真不错,干脆给我在皇城里也整一个!”
李二这么一说,杜如晦,房玄龄,乃至李靖,双眼顿时就瞪大了。
“陛下,您说什么?”
“养猪的圈栏?皇城?”
“陛下,此事有伤物议,恐为清流所讥啊!”
三人说的都是真实的问题,这作为君主是不可能不考虑的。
当然了,养猪这事要是真能成,那也好说。
什么清流议论,事有成效自然就打脸了。
但是这个养猪之法,虽然精妙,可是毕竟是头一遭……谁敢说一定成功。
所以三人本能的都是反对。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
李二眉头皱起,露出不悦之色。
“就这么决定了。便有清流物议,等猪养成,自然消去。对了!”
“不但要养猪,还得以民间之法给我建一个养羊的圈栏。届时高下立判,我看谁来议论!”
“清流”都是些什么人,李二可太清楚了。
方今时期乱世刚过,有条件读书识字当“清流”的哪个不是出身当地望族,一大半都是五姓七望这些门阀出身。
这清流能有啥好话就见鬼了,反正养猪之法肯定奏效,到时候直接打脸不香吗。
见李二如此坚持,三人也不可能一直劝。
房玄龄和李靖对视一眼,都觉不可思议,
怎么好像陛下十分肯定……这事能成一样?
接着不约而同的看向杜如晦。
杜如晦的神情则有些古怪。
“克明,这其中莫非有什么文章?”
李靖好奇的问道。
房玄龄则想到了最初的点。
“克明,陛下似乎对养猪之法十分信赖,这背后高人究竟是谁啊?”
被两人围着问,杜如晦只露出一个微笑。
“是什么人,这一时半刻的我也不知。不过总之,是个了不得的大才!”
房玄龄:……
李靖:……
无语了,老杜你这分明是知道内情的啊。
不过既然杜如晦也和陛下一样信任养猪之法,二人也只好姑妄听之。
横竖清流今天不骂点这个明天也要骂点那个,那便由他们骂去吧。
万一真成事了打脸了呢,虽说总是可疑就是了。
……
事情算是安排上了。
虽然结果不确定,但是李二,包括杜如晦,都对李盛的法子有信心。
李二是对孩子的无条件信任。
杜如晦则是真的相信李盛的法子——那把猎刀,给他的印象太深太深了。
接着,李二忽然看向杜如晦。
“对了克明,锻铁之事安排的如何了?”
“陛下,臣已移请工部办理此事,现已召集了长安附近最好的铁匠二十人研究锻铁之法,当下正在工部待命。不过……”
“怎么了,可是有何难处?”
“呃,玄甲军目前人数好几万,换甲胄兵器,恐怕开支有些……”
李二秒懂了杜如晦的意思。
花钱!
搞军备,这种事怎么可能不花钱。
但国库的钱,那都是百姓手里收上来的。
要制作军器,岂不就得给百姓加大负担。
杜如晦的意思很清晰了。
这个事,花钱太多,恐怕未必能匀出财政来办啊。
李二眉头皱了起来,这就有些麻烦了……不过思索了一下,他还是摇了摇头。
“不,克明,此事还是要办。”
“陛下?”
杜如晦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李二可是他读遍史书也找不到几个同类的那种模范皇帝,向来体恤民生。
这几万甲胄兵器要花多少钱,他可是太清楚了,大唐百姓的税负起码上升一成。
这一成看似很少,但对一些家中劳力较少的家庭,可是重重一击啊。
这等事,
要是李元吉李建成辈知道了,多半是摆摆手说不必多虑,要相信百姓能够努力坚持下去。
但李二对待百姓,不可能这么随便啊。
所以他觉得有点奇怪。
虽然强力的军备他也很想搞,毕竟自己也是兵部尚书嘛。
但这个事,要是李二这江山还打算稳稳坐下去,那其实是没得商量的。
此时,
房玄龄,李靖。
作为当朝一线的大臣将领,自然也注意到了二人谈话。
“陛下恕臣斗胆,这是打算做什么?”
“……朕近日得了一锻造之秘法,决定打制一批新的甲胄兵器。可是……唉,国库就这么些钱,让玄甲军全部换军备,还是勉强了些。”
李二有些为难,但作为一个好皇帝,有事他是不瞒着大臣的。
房玄龄一听,看向杜如晦。
李靖也侧耳倾听,毕竟甲胄兵器他作为将领也得关心。
于是杜如晦便细细说了一番李二的计划。
为所有玄甲军士卒,更换新的强力甲胄,强力刀剑!
房玄龄、李靖一听。
再次愣住。
“所有玄甲军?玄甲军总数至少五万,全部更换?这……这开销太大了吧??陛下,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何不徐徐图之呢?”
“陛下。”李靖也极为认真的一拱手。“兵家之道,一曰人心向背,二曰韬略谋算。陛下昔年也是带兵的老将,远胜微臣,何以依赖起兵器优劣来?再说……”
“玄甲军的兵器甲胄,已是天下少有的良品了,为何还要更换?”
李靖知道李二这个人是个非常理智的人,因此有话直说。
李二张了张口,想要告诉他们猎刀之事……
但思索了一下,直接说恐怕没什么用,人家一点感觉都没。
因此李二想了想,
“这次的锻铁之术非同小可,药师,你的佩剑给朕用用。”
现在是在长安街角,皇城宫廷之外,李靖是和皇帝出游附带着护驾之责,身上的确带着佩剑。
皇帝要用,自然解下呈上。
李二接过李靖的佩剑。
有些锈迹,抽出一看,还有大量划痕,一看便是老将之剑。
但李二没有在意这些,“药师,这佩剑品质如何?”
“陛下,此剑乃是微臣少时所打,跟了微臣快四十年了,从未有卷刃缺口等情事。”
李二点点头,“看得出来,是老师傅打的精品。但是药师,今日朕可要得罪你一回了。”
“陛下?”
李靖有些懵逼,什么情况,他没听懂李二的意思。
但杜如晦听懂了,有些同情的看着李靖……
李盛露出一个阴恻恻的笑容,
“等他们花重金囤了之后,朝廷再一鼓作气放出海量的货,把价格打到地底去。十两一斤囤积,就逼他们五文一斤贱卖,亏死他们!”
……
就在李盛说完后。
魏征等人再一次呆若木鸡。
前一刻的震撼还没缓过来,此刻很快又是一身冷汗。
可怖。
太可怖了。
这公子……
计谋何其深远,何其阴毒也!
一瞬间,在座的所有人,乃至包括李二。
心中都无比庆幸。
太庆幸了。
幸亏当年一场政变,自己跟这些世家划清了界限,成了敌人。
否则……要是和李建成、高祖皇帝一般,和这群世家混。
万一遇上李盛对世家出手。
大家再被卷进去,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太恐怖了!
牛逼!
但。
下一刻,魏征等人却很快反应过来。
此人心术如此厉害,却是时刻心系百姓。
这是天下王者之姿啊!
一瞬间……
知情的,如杜如晦、李二还好。
不知情的房玄龄、魏征,心中都同时浮起一个念头。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这少年要是早生十几年,他们绝对跟这少年混啊!
心中不断叹息。
这孩子,要是李二的孩子,可该多好。
肝脑涂地也得誓死追随!
李二更是快要昏过去了。
恍恍惚惚的一瞬间,他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
眼里只有一句话。
这小子,天降真龙啊!
……
李盛说完,便放下杯子等莺儿收拾了换茶。
接着注意到了旁边几人呆若木鸡的神态。
李盛当场被吓到了,这群人不会是贩卖帅哥给富婆的贩子吧。
怎么这个眼神?
“呃,诸位……”
“公子……”
“公子……”
说着,杜如晦、房玄龄,还有魏征,齐齐站起身来。
对着李盛,当场直接行了大礼。
李盛懵逼了,这是干嘛啊这是。
“我等……代大唐亿兆生民,谢过公子!”
“我去,你们要不要这样?”
面对众人这个反应,李盛也是惊了,家国情怀这么重吗,你们还又不是当朝大臣,真的是。
不过接着,就见李二眼眶红红,失神的望向自己。
“公子这一手土豆,一手红薯,还有推广之计……分明是为整个大唐,带来了一场盛世啊,何以自谦?”
李盛一怔,呃……
老李这么说,反正上面要是能想到这一点,弄到土豆红薯,那某种意义上也算是。
但是!
大唐初年,人们心中的盛世。
和李盛心目中,符合他标准的盛世,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仅仅消灭饥荒,这算多大点事,路还长着呢。
“呃,老李,衡量一国还有很多方面啊。只是解决了饥荒问题,不用这么激动,真不用!”
“公子这是说的哪里话?”
长孙皇后直接听不下去了。
还没起身的魏征等人直接倒地昏过去了。
李二整个身体也是一软,就要往地上滑下去,长孙皇后眼疾手快差点都没扶住。
李盛直接慌了,当即看向后厨,“棉儿莺儿,茶还没好?赶紧端过来!”
……
不一会。
棉儿莺儿端着托盘慌慌张张的回到前厅,一来就看见几人东倒西歪的趴在地上。
“公子,这是……”
“这是怎么回事?”
“可是酗酒了?”
“不是,总之你们先喂他们喝点水。我去,这……”
李盛也是懵逼了。
这群人,到底什么情况啊?
你们搁这瞎激动,可别连累我去见官啊!
自己家里真要激动死人了,这幽州太守不得找自己麻烦么。
唉,这群怪咖是真的奇怪!
……
许久之后,这几人总算是缓过来了。
魏征喝了不少茶水。
小长乐可是记得在四书五经上看过这些描述。
李盛哈哈大笑,只当是小孩子童言童语,当即起身领着母女二人向前厅后走去。
但是实际上,李盛怎么会想得到,小长乐因为是当朝公主,李二的女儿,小小年纪想着为父亲分忧,连粮食产量都懵懂的知道一些。
很快。
三人到了后院中。
长孙皇后从李盛手中接过短柄锄头。
“嗯,夫人直接挖就是,到后面动作稍稍轻些便不会破坏土豆了。”
“呃……其实破坏一些也没关系,这土豆反正挺能放的,也不招虫蛀之类。”
李盛话音一落,长孙皇后感觉更不可思议了。
耐存储还不招虫。
这东西果然是神仙所赐啊。
不一会……
泥土被挖开。
平平无奇的碧绿茎秆叶之下,小泥坑之中,显露出一块土黄土黄的圆形鼓起。
长孙皇后双眼一亮。
就是这东西了!
不过下意识的看了周围的其他植株一眼。
接着低头看着土豆。
似乎个头也不是很大。
这怎么能亩产三千斤?种植明明就有些稀疏的样子,这一块土豆也就不到一斤啊。
挖掘继续。
不一会,土豆整个显露出来。
个头不大,略小于一个拳头。
长孙皇后皱眉,这连半斤都不到啊。
亩产有个一百斤都谢天谢地了吧。
但看着下面似乎还有根须,长孙皇后也就继续挖掘。
不一会……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下面居然还有一个土豆。
“这土豆怎么回事,这岂不像是双黄鸡蛋?可双黄鸡蛋,那也是极少数吧……”
心中暗暗思索,不过为丈夫分忧要紧,长孙皇后看了看。
下面还有根须,似乎还可以继续挖。
不一会,又挖出来一颗土豆……
“三个?三黄鸡蛋?等等……怎么下面还有?……”
接着继续挖。
李盛笑了笑,“夫人,土豆不是这么挖的。这土质十分松软,挖到这个程度,直接拔就可以了。”
“哦,我试试……”
“我来吧,夫人您休息一下。”
接着,长孙皇后目睹了这辈子最最惊人的一幕。
李盛从土壤之中,拔出了一连串至少几十颗土豆。
……
这一瞬间,连小长乐都愣住了。
“师……师父,这个土豆怎么这么多呀?”
而长孙皇后,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这一大串,至少在十斤往上。
想想一株水稻,才出米多少?
就算好几棵水稻对标一棵土豆,只怕分量也是拍马难及。
再看看这田地中遍地的碧绿,这亩产……
毫无疑问,是真有三千斤!
甚至很可能,都不止三千斤……
太震撼了!
惊天动地,不可思议!
……
长孙皇后锦衣玉食多年,此刻满手泥土,却忘了要清洗。
在她脑海中,隐隐浮现起一个念头。
这一天,绝对是要载入史册了!
大唐……天降祥瑞大唐了啊!
……
长孙皇后,深深吸了口气。
“公子,这土豆我想带些回去,给老李尝尝,可好?”
“这有何不可?那天做的是烧烤土豆片,正好夫人也让老李尝尝土豆泥!”
长孙皇后用力点头,眼眶泛红。
找到了孩儿,还带来了土豆这件祥瑞。
往后,大唐必定要靠这东西镇压气运。
而这个孩儿,简直就像是上苍派来帮助大唐的。
五味杂陈!
激动!
很快。
李盛主动又挖了好几株土豆,总共有五十斤。
不过他想到一个问题。
“等等,夫人这要怎么带回去?挺沉的!”
“哦,这不妨事,咱们先到前厅去。”
到了前厅。
接着长孙皇后拍了拍手。
李君羡一走进前厅,就见到了放在地上的箩筐,以及里面堆满了的土黄果实。
一瞬间,双眼之中瞳孔,都不约而同的下意识放大。
“这是什么味道,怎地如此诱人?!”
“好浓郁的香气!”
“不行了,公子,你家这厨房在何处,我忍不了了!”
杜如晦直接兴奋到失态,这香气太勾人了!
坐在这却无缘一睹真容,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李盛哭笑不得只好先安抚众人稍安勿躁,接着……
香气飘来不一会,火锅终于端了上来!
火红般的汤色,漂浮着花椒,辣椒……
汤汁之中,还有姜块,还有无数各色闻所未闻,甚至见所未见的材料在其中载沉载浮。
端到餐桌下的火炉之上,瞬间,
香气的浓郁程度,达到了最大值。
长孙皇后,此刻才是最惊讶的,这孩子……自己以为他吃了多少苦呢。
现在想想,该问他享受了多少神奇之物才对!
就这火锅中的香气,
别说是其他人,
就是长孙皇后,李二,这两个在宫廷中享受顶级菜肴的人。
也是从未闻过如此浓郁的香气。
勾魂摄魄啊!
李盛大手一摆,“诸位,开动吧!”
不过尽管李盛这么说。
众人激动的同时还是有些僵硬,这火锅……怎么吃呢?
李盛接着道,“诸位看我怎么吃,然后自行操作便是。”
此时,丫鬟端来一个大木盘,将几个瓷碗放在了众人面前,每个碗里都放着黄澄澄的油,香菜,种种香料……
“呃,可是公子,这锅中此刻煮的,碗中此刻放的……又是什么?”
“锅中煮的,是香料。”
“碗中是蘸料,其实也是香料。”
“诸位,且看。”
李盛夹起一片切好的羊肉,放入锅中。
这羊肉不知用了何种方法,切的纤薄如纸,红白分明极为好看。
放入锅中,煮了片刻……
大约一分钟过后,李盛将筷子夹出。
将羊肉,放在了碗里,饱饱的蘸上多种不同香料。
滚烫的羊肉刺激多种香料发出气味,瞬间……
房玄龄,杜如晦,李二,长孙皇后,乃至一贯严肃呆板的魏征,都闻到了一股深入骨髓似的香气。
接着……
未等李盛说可以开始了,所有人都出筷如风,迅速操作起来!
等不及了,真等不及了。
这火锅,太香了!
……
一通火锅,吃的是大汗淋漓。
足足小半个时辰过去。
这一次,李盛尽管吃的热火朝天,但却罕见的没有再被烦了,因为这群人压根没空问这是何物了!
全程都是在问他这个要煮多久,这个可以吃了吗?
这些问题李盛还是十分乐意介绍的。
这小半个时辰,也就是将近一个小时的胡吃海塞之后,李盛忽然道,“诸位先别急,今日的主食有米饭,有烤红薯。各位看自行选……”
毕竟是初春啊,又是北方,寒气根本没有过去。
这种气候之下,怎么能少的了烤红薯这居家旅行必备好货。
李盛也非常喜欢吃这东西,所以这次主食专门让两个丫鬟烤了几块。
结果,他话都才说到一半,
李二,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等人,差点没把嘴里的东西都给喷火锅里去,惊慌急忙大喊:“公子!公子!”
“要烤红薯!要……要烤红薯!”
……
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烤红薯!
原因很简单,这红薯……正是他们这几日最最关心的事情。
亩产五六千斤,让他们这群朝堂大臣怎么可能等闲视之。
此刻既然有现成的,那还不得赶紧试吃一下?
李盛再次被吓了一跳。
你们这群吃货,要不要这么上头哦!
不就是个烤红薯,至于激动成这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