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凡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精修版》,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张凡崇祯出自军事历史《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作者“画凌烟”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接下来,锦衣卫把这些人全部抓了起来。有的人还在办公,直接被请走了。可以说办事效率相当高。当英国公张维贤屁颠屁颠跑到紫禁城准备去告秦良玉的状的时候,看见皇帝在锦衣卫的簇拥下出了紫禁城,皇帝的脸色是一脸阴沉可怕。英国公张维贤心里打了个突。皇帝停下来,问道:“英国公有何事?”听皇帝的语气,都感......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精修版》精彩片段
张维贤刚喝完茶,就接到了下面人的情报:秦良玉到通州,顾成武已被骆养性拿走。
这个消息深深刺激到了英国公张维贤的神经。
为什么这么说?
并不是顾成武被抓之后对他有什么伤害,实际上这事英国公还真没有参与进来。
他脑子就算被门夹了也不可能指示下面的人去杀部院大臣,那可是掉脑袋的大罪。
那些兵痞子丘八的脑袋不值钱,他英国公的脑袋可是值钱的很。
他才不会去作死。
他为什么被刺激到呢?
因为秦良玉啊!
“她居然敢带人去通州卫,太不将我放在眼里了!”
小公爷张之极是个火爆脾气,他着急道:“爹,发生什么了?”
他抢过那密函一看,顿时怒从心中起:“这位护国夫人好生狂妄,当真以为天子给她撑腰,就敢胡作非为了么!”
张维贤冷声道:“敢私闯卫所,我必须去天子那里弹劾她!”
此时,顾成武在锦衣的大牢里,先被狠狠抽了一顿,打得他皮开肉绽。
很快,顾成武就受不了了,一五一十全部招来了。
骆养性将他的口供全部录下来,录完后,骆养性深吸了一口凉气。
这还得了!
难怪一个小小的千户敢干这种事,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人撑着。
很快,这份口供就到了崇祯那里。
崇祯看完后,面色平淡:“全部抓起来。”
此事涉及到了部院大臣,兵部左侍郎郭巩、户部郎中张谦、工部员外郎杨景,还有礼部郎中余化。
另外,在里面还有主事三人。
接下来,锦衣卫把这些人全部抓了起来。
有的人还在办公,直接被请走了。
可以说办事效率相当高。
当英国公张维贤屁颠屁颠跑到紫禁城准备去告秦良玉的状的时候,看见皇帝在锦衣卫的簇拥下出了紫禁城,皇帝的脸色是一脸阴沉可怕。
英国公张维贤心里打了个突。
皇帝停下来,问道:“英国公有何事?”
听皇帝的语气,都感觉到瘆人,皇帝仿佛是要去杀人了一般。
英国公哪还敢再这个时候拿秦良玉的事来烦皇帝,连忙急中生智道:“臣是特意来禀报,臣现在在加强训练京卫,请天子不日前往检阅。”
“有劳英国公了。”
说完,崇祯就带着人往前走,也不理会他。
“恭送陛下。”
崇祯到了天牢里。
这些大臣全部在牢里蹲着,见到崇祯来了,连忙行大礼:“臣叩拜陛下!”
崇祯俯视郭巩,冷冷道:“郭大人,你好大的胆子!”
郭巩把脑袋深深埋下去:“罪臣不知何罪之有!”
崇祯踢了他一脚,怒道:“派人杀李邦华,是你主使的吧?”
所有人心神一颤,没想到皇帝已经知道了,这么快就知道了。
众人齐呼道:“臣等冤枉!”
“冤枉?”崇祯心中更是恼怒,这胆子还真是够大的,朕刚召回来的大臣,你们居然敢私通京卫杀人。
“你们到底还把朕放不放在眼里!”崇祯怒道,“郭巩,你说!”
“陛下,臣真的是冤枉的!”
崇祯再给了他一脚:“兵部左侍郎!朕的兵部左侍郎,居然要杀朕的兵部右侍郎!”
他气得额头上都暴出青筋来了:“京卫空额李邦华都给朕看了,你兵部似乎也管不到京卫吧,怎么就跟京卫厮混在了一起!”
“陛下……”
“京卫糜烂,朝纲败坏,建奴猖獗,朕的大臣们一心只想着拿钱,全然不顾社稷安危,连军饷都敢拿,连部院大臣都敢杀,你们说,还有什么是你们不敢的!”
崇祯几乎是咆哮出来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辽东那些真正保家卫国的将士连饭都吃不饱,而你们!你们就是大明的蛀虫,该杀一万遍!”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臣知罪!”
崇祯来回走了两转,气冲冲道:“饶命?饶了你们,苍天会饶了朕吗!大明的百姓会饶了朕吗!辽东的将士们会饶了朕吗!”
崇祯阴沉着脸,低声道:“骆养性!”
“臣在!”
“移交督察院审!”
“是!”
如此举动,皇帝是要公开惩罚,以儆效尤了。
很快,曹思诚那边就接了这个案子。
这件事立刻在朝中引起了震动,像地震一样。
兵部左侍郎,联合朝中官员,要杀兵部右侍郎,这简直是本朝开国以来未有之事。
这件事是狂妄!
督察院之事过了个场,曹思诚在给皇帝递交立案书的时候,隔壁宫殿的宫女们都听到皇帝的声音了:“给朕统统斩首示众,抄家,家属全部发配戍边,后人不得参加科举!”
“是!”
没想到震惊朝野的刺杀兵部右侍郎案如此快就破解了,行动得更快,几天之后,所有参与进来的官员都被斩首了。
顾成武顾千户则被判了五马分尸。
通州卫的军官也要处罚,郭淮被罢官,发配戍边。
这件事把原本准备告状秦良玉的英国公给吓坏了,他深怕自己去告状了串通通州卫的嫌疑。
四月初五的早朝。
大臣们例行早朝议事。
崇祯在早朝结束的时候,对着全体大臣道:“今日之后,李邦华全力整顿京卫三营,谁敢阻拦,朕就夷他三族!”
大臣们齐呼道:“陛下圣明!”
这事算是暂告一段落,但明显有一个人状态不对劲了。
这个人就是英国公张维贤。
接下来,白杆兵每日就在北京城外的军营里操练。
而最受刺激的显然就是张维贤和张之极。
“爹!咱们好歹是英国公,忠烈之后,练兵这事,您交给孩儿,孩儿把那帮狗崽子们狠狠收拾一顿,咱们京卫可是天子亲军,还怕比不过一个穷乡僻壤来的!”
张之极性格本来就狂,眼下是恨不得带着人冲到白杆兵那边去跟对方打一架。
张维贤叹了口气道:“从明日开始,全力配合李邦华,整顿军务吧。”
退朝之后,崇祯在自己的御书房单独见了孙承宗。
“孙爱卿,建奴猖獗,朕现在需要一个辽东督师,你认为谁最可靠?”
孙承宗道:“陛下,臣以为,辽东督师非袁崇焕不可。”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
看来历史在这关键的时刻,还是发展到袁崇焕身上了。
袁崇焕在后世的网络上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历史学家们将他定义为民族英雄,可偏偏键盘侠们脑瓜子里就那么点货,张口就是各种定罪。
在张凡这个崇祯看来,袁崇焕最大的错误决断可能是擅杀毛文龙。
毛文龙那个兵痞子、丘八当然不是什么好鸟,不服朝廷管辖,这样的将军必然是要好好教训一顿的!
但是眼下建奴不断壮大,朝廷又不得不依靠皮岛上的毛文龙。
正史中,袁崇焕正是觉得毛文龙不服军令,管理失控,才决议杀掉毛文龙。
却导致毛文龙部失控,辽东也失去了一支可以制衡建奴的小规模武装部队。
此时的崇祯思虑片刻,他心中也是担忧的。
袁崇焕有本事,历史上,他的那一套辽东方案很有效果,最重要的是还省钱。
但袁崇焕这人有些狂妄,就说历史上杀毛文龙一事,竟然在皇帝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杀了。
崇祯道:“王承恩,召袁崇焕来进京见朕。”
“是!”
崇祯又补充道:“对了,朕想准备一些粮草送到东江镇给毛文龙,孙爱卿你意下如何?”
“天子圣明,毛文龙是大明在辽东后部仅存的战力,可以对建奴有很大的牵制作用。”
崇祯点了点头,孙承宗算是大明朝文人里少有对武将很不错的文官,这可能和他通晓兵事有关。
“既然毛文龙的作用这么重要,朕打算再赐他一柄尚方宝剑,赐爵位辽东伯,如何?”
“老臣以为可行,毛文龙部孤身在皮岛,将士艰苦,若是陛下恩赐下去,将士们必然对陛下感恩戴德。”
“如此这般,就由你来提此事,朕批准就好。”
“遵旨!”
这是皇帝的想法,但让孙承宗来做这个好人,显然是向孙承宗表态自己对他的信任已经重视。
毕竟崇祯接下来还需要依靠孙承宗来平稳全国军事大局。
不过,毛文龙那个军阀头子崇祯肯定是不放心的。
等孙承宗走了,他便找来心腹太监徐应元前来,自己写了手谕,让徐应元去一趟东江。
明面上好人要孙承宗来做,但私下里,这收买人心的事,可不能放过。
徐应元带上崇祯的手谕,另外崇祯又从内帑里拿了一万两,这一万两是准备给毛文龙的。
毛文龙不听话是真,但朝廷还是要拿出信任的态度,至少这个特殊的时候要拿出来。
等徐应元带着手谕离开后,崇祯换了身常服,带着王承恩、方正化两个太监,又将许显纯叫上,悄悄出宫微服私访。
王承恩劝阻不成,只能跟着皇帝一起出去。
冬日的北京城严寒难耐,街头没有太多人,大家都躲在屋子里。
崇祯一身素衣,以玉冠将头发束起来,剑眉星目,好一个英俊少年郎。
昨日早朝,朕颁布了永不加赋的圣旨,今日要来看看百姓们的反应。
崇祯觉得,自己的基本盘一定是老百姓和军队,在任何时候,只有掌握了民意和军队,才能说话算数。
这永不加赋是给百姓的第一条,显然还不够,但先扔出来再说。
果然,崇祯在大街溜达了一转,就有听到百姓在讨论朝廷刚颁发出来的永不加赋的政策。
不少地方都在讨论,百姓们称赞这是好政策啊。
有人甚至大声叫好,说新皇登基,当今天子是明君。
听到这些,崇祯心中有了谱。
这北京城繁华倒是十分繁华,街头的酒店有不少客人,街道也很干净。
张凡上一世也是在北京上班,就说这西城,他都不知道经过多少次,不过还是第一次在四百年前的北京西城。
一时间,他竟感慨万千。
王承恩见皇帝眉宇间有喜悦,心中也舒缓了许多。
突然之间,崇祯看见街头角落里,有一个小女孩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王承恩道:“公子,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快些回去吧。”
“不急。”
崇祯向那边走过去,来到几个孩子面前。
“这位公子,给我点吃的吧,就一点点,我已经两天没吃饭了。”一个脸上脏兮兮的小女孩睁着大眼睛,满眼楚楚可怜地看着崇祯。
“王承恩,先去买两个馒头,再端一碗热水来。”
“是!”
崇祯将斗篷取下,给这小女孩披上,问道:“你父母呢?”
“公子,我是陕西人,我父亲在饥荒中饿死,我和母亲逃到北京来讨生活,母亲在半个月前病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小女孩说话的时候声音很虚弱,她蜷缩在角落里一动不动,看样子似乎只想保存体力。
这样能活多久就多久吧。
她眼中透露出深深的绝望和无助。
崇祯心一跳,陕西饥荒!
明朝中后期人口暴涨,又逢小冰河时期。
再加上朝廷腐化,行政基本坏死,朝廷只顾重税以凑军费,官员还大肆在里面搜刮民脂民膏,原本就悲惨的农民,别说饭了,连一口粮食都没有。
陕西地带已经饿死了很多人了。
明年,那边就会发生动乱。
后年,李小哥就会带领他的泥腿子们扯开旗子来。
这个小女孩子约莫十二三岁的样子,轮廓清秀,眼睛又大又圆,只是长期饥饿,脸色发黄。
如果是在21世纪的中国,她一定是在读中学吧,绝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一瞬间,张凡心中就燃起了一股怒火。
这世道,真是吃人的世道啊!
他当然知道明末民生疾苦,但现在亲眼看见后,才深深体会到。
不多时,王承恩便拿来了热馒头和热水。
崇祯蹲下,将馒头一小块一小块揪下来。
人长期不吃东西,必然会暴饮暴食,很可能会噎死,尤其是面食。
崇祯将小块小块的馒头喂给小女孩,小女孩一口一口吃下去。
崇祯又将热水喂给她喝。
等吃完两个馒头,小女孩才逐渐有了一些力气。
一边的许显纯看在眼里,心中想着当今天子竟然是一个千年一遇的圣德仁君。
这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会如此这般对待一个普通百姓?
看来只要忠心一些,自己头上这颗脑袋肯定是保住了。
待小女孩吃完馒头,崇祯将她扶起来。
“谢谢公子。”
“走,我带你去对面的酒楼吃肉去。”
小女孩感动得哭出来:“多谢公子大恩大德,小女子愿为公子做牛做马。”
“先别说了,外面冷。”
崇祯带着这小女孩进了前面的悦来酒楼。
这来凤酒楼可是北京城有名的大酒楼,朝廷大臣、王公贵族,还有富商们都喜欢来这里吃饭喝酒。
崇祯带人进去,那小二一过来,看小女孩满脸脏兮兮的,显然是个叫花子,立刻脸上就变了。
“走走走,这里不招待叫花子!”
许显纯立刻扔了一锭银子,冷声道:“怎么说话的,给我们公子安排最好的厢房!”
小二立刻道:“是是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