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长篇小说》,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火爆新书《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山泽”,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朱标刚一开口。马皇后当即转向朱标,怒声训斥道:“什么白胖媳妇儿,什么和尚娶媳妇儿的。”“你是太子,是储君,怎么跟个乡野莽汉一般口无遮拦!”“娘,我爹不也一样.....”“还说!”见马皇后狠狠瞪了自己一眼。朱标无奈耸了耸肩,不敢继续多嘴。只不过看饭桌对面,老朱那一脸得......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长篇小说》精彩片段
“爹,这是干啥!”
看着老朱手拿筷子狠狠砸下,竟在硬实无比的楠木桌上留下了两个小坑。
朱标当真庆幸自己躲得及时。
“爹,您得癔症了,怎么突然动手啊!”
“臭小子,是不是你逼着常家丫头提出让你纳妾的!”
“你小子不过二十,这么早就想三宫六院啊!”
“咱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个老婆都没有呢!”
面对突然暴走的老朱,朱标也是一阵无语。
可他也不惯着老朱的臭脾气,后退两步,没好气道:
“可不是嘛,您二十岁的时候,还是个行僧呢!”
“谁见过和尚娶媳妇儿的!”
“臭小子.....”
见老朱又要上前,朱标再退两步,继续说道:
“当年您自己都快饿死了,就算是做梦,梦的也只会是大白馒头,不是白胖媳妇儿。”
朱标一字一句,朝着老朱心窝子就狠狠捅了上去。
气的老朱当场就要把朱标胖揍一顿。
也是听到朱标口无遮拦,说什么白胖媳妇儿。
马皇后面色一沉,当即冲两人怒喝道:
“都回来坐好!”
听到马皇后的话,无论老朱还是朱标都瞬间老实下来。
重新在饭桌前面,规规矩矩坐好。
“你说说你,四五十岁的人,怎么还是动不动就动手......”
“就是,我娘说得没错!”
“还有你!”
朱标刚一开口。
马皇后当即转向朱标,怒声训斥道:
“什么白胖媳妇儿,什么和尚娶媳妇儿的。”
“你是太子,是储君,怎么跟个乡野莽汉一般口无遮拦!”
“娘,我爹不也一样.....”
“还说!”
见马皇后狠狠瞪了自己一眼。
朱标无奈耸了耸肩,不敢继续多嘴。
只不过看饭桌对面,老朱那一脸得意的样子。
朱标心中依旧有些不爽。
虽说论行军打仗的本领,自己不是老朱的对手。
可喷人方面,他可是专业的。
跟老朱理论,哪一次老朱不是被自己喷的体无完肤。
只不过马皇后在场,终究还是限制了他的发挥。
“重八,你为何不同意标儿纳妾,你倒是把话说清楚啊!”
听到马皇后的话。
老朱收起脸上得意,看向常氏沉声说道:
“丫头,咱当年答应过遇春,让你做标儿的正妃,将来让你做大明的皇后。”
“所以咱和你母后先前也说过标儿纳妾的事儿。”
“等你和标儿有了儿子之后,咱封你们的儿子为太孙,然后再给标儿纳妾也不迟。”
老两口对自己的爱护,常氏自然一清二楚。
若不是老朱和马皇后将自己视为亲生女儿一般看待,恐怕朱标早就三宫六院了。
可也正是老朱、马皇后的爱护,以及朱标的宠爱。
才让常氏更觉得朱标应该现在纳妾。
毕竟朱标是太子,为皇家开枝散叶乃是重任。
再者说了,比朱标年纪还小一岁的秦王朱樉都有一妻一妾。
朱标这个太子却唯独只有他一个正妃。
“常家丫头,你和咱说实话,是不是这小子诓骗的你。”
“不是不是,父皇,这一切都是臣妾自己的意思。”
见朱元璋狠狠瞪着朱标,常氏连忙说道:
“兄长也是不赞同纳妾,可臣妾一再坚持,兄长也只有准了。”
“老爷子听见了吧,是您儿媳妇提出来的!”
朱标刚出言嘲讽,可没等来与老朱的对骂。
却只见马皇后故作生气,朝着他的胳膊轻轻拍了一下。
“既然如此.....”老朱将目光看向马皇后。
当看到马皇后也微微点头后,老朱这才冲常氏说道:
“那你们就这么办吧,吕家、詹家,都是百年的望族。”
“他们的女儿能嫁给标儿,也算是朝廷给这些氏族的一份恩赏。”
“臣妾遵命。”
等用过膳后,马皇后便吩咐宫人召吕氏、詹氏进宫。
而此时老朱却将朱标叫到殿外,低声说道:
“老大,咱告诉你一个道理,娶妻娶德,娶妾则要娶色。”
老朱说话的同时,脑中似乎想到了什么美轮美奂的画面,竟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当注意到朱标正用奇怪的眼神盯着自己时。
老朱轻咳一声,重新恢复严肃神情,继续说道:
“太子东宫只需要一个贤良淑德的正妃即可。”
“至于侧室,无非是要她们伺候好你,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德行倒不是第一位的。”
被老朱这么一说。
朱标突然发现,老朱那二十几个妃子中,似乎的确少有聪颖明慧之人。
马皇后自然不用说,安抚将士,厚待战死将士的遗孀,在当年征战的时候帮老朱稳定后方。
至于其他的妃子。
除刚刚薨逝的孙贵妃,便只剩下一个郭贵妃还算聪颖。
至于其他,诸如高丽朝贡的,敌将的美妾,这些妃子似乎都不太聪明。
“父皇,你的意思是,让儿子找一个大字不识的乡野村妇当太子妃?”
朱标打趣完都准备逃跑了。
可这一次老朱竟少见的没有动手。
只见老朱狠狠白了朱标一眼,沉声说道:
“你老子的后宫妃子虽多,可却从没出过乱子,你可知道因为什么?”
“因为除了我娘外,您的其他妃子都只有一副好看的皮囊,并没有夺权的谋略。”
“臭小子!”
老朱怒骂一声,倒是也没有否认。
不过沉吟数秒后,老朱看向朱标严肃说道:
“你娘贤良淑德,有容人之量自然是难能可贵。”
“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咱!”
“因为您?”
“正是!后宫的妃嫔们,就算咱再怎么宠幸,她们也不敢在你娘面前造次。”
“其一,便是你方才说得,她们没有与你娘争权争宠的谋略。”
“其二,便是咱从始至终,都只认你娘这一个皇后。”
“因为她们都很清楚,凭她们根本无法撼动你娘在咱心中的位置。”
“而且就算你娘有一天突遭不测,咱也不可能立她们为后。”
“所以标儿,不管你以后迎娶多少侧妃,你都要记住一点,东宫的女主子只能是常氏那丫头!”
“先前徐叔大军驻扎的图拉河,距离蓝玉被围困的捕鱼儿海有近三百里的路程。”
“而方才军报上也说了,徐叔一日之内,先是攻破了图拉河的元兵,然后于午夜时分赶到捕鱼儿海,同蓝玉前后夹击,再次攻克捕鱼儿海的元兵。”
“因此儿臣可以断言,此次徐叔在意的是兵贵神速,所以大军绝不会 携带过多的粮草、辎重。”
“然而捕鱼儿海距离北平多达五百里,这五百里的距离,元兵可以在任何地方设下伏兵,拦截粮草。”
朱标的话虽然夸张了些,但也有几分道理。
因为北平以北的草原等地并不适合种植作物,就算勉强建设城池,也无法设立军屯,更没办法迁徙百姓,耕田自足。
因此。
无论是如今的大明,还是先前任何一个王朝。
对待北方草原部族,唯一的办法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扫荡。
也是因为没有城池的保护,北元到捕鱼儿海的这五百里路程中,元兵很容易穿插到任何地方,也可以在任何明军守备松懈的地方设置伏兵,劫掠粮草。
“父皇,一旦粮道受阻,大军军心必乱。”
“而徐叔领兵多年,自然也能看出其中端倪,所以儿臣断言,大军定不可能在捕鱼儿海久居。”
“加上北伐军中唯一一个可能贪功冒进的统帅蓝玉,也被儿臣召回。”
“其他统帅,无论是徐叔,还是表哥李文忠,宋国公冯胜,他们都不是轻敌冒进之人。”
“所以!”
“如果儿臣预料不错的话,等儿臣召回蓝玉的消息传到北伐大军后,徐叔定然会放弃捕鱼儿海,率领大军折返北平。”
嘶~
被朱标这么一说,老朱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朱标卓越的军事眼光自然让他震惊。
可更让老朱震撼的,是朱标下令召回蓝玉时,胡惟庸还没有把最新的战报送来。
如此说来。
朱标甚至一早便洞悉千里之外的战局。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老朱扪心自问,哪怕是他也做不到朱标这种程度。
也正是发现朱标有一等将帅的军事眼光。
老朱突然觉得,或许等北方平定之后,大明便不需要那么多的勋贵武将。
毕竟朱标就是数一数二的军伍奇才。
念及至此,老朱眼眸闪过一丝冷厉,看向朱标沉声问道:
“标儿,如果现在是你当皇帝。”
“北伐大军一举踏碎元廷,活捉了元主,北方再无边患。”
“等大军凯旋之后,你又打算如何赏赐这些有功将帅,你又打算如何安置魏国公徐达?”
见老朱对徐达的称呼,从较为亲近的天德变成了魏国公。
加之此时浑身气势陡然冷厉。
朱标当即便明白了老朱的言外之意。
“父皇,就算北伐大军得胜还朝,儿臣依旧不会赏赐他们。”
“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可非明君!”老朱语调深沉,说话的同时眼眸中闪过一丝冷意。
可即便如此,朱标依旧不想按照老朱预想的那般开口。
“父皇所言极是,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并非明君所为。”
“所以儿臣便会让这些淮西将帅功过相抵。”
见老朱眼中闪过一抹疑惑,朱标深吸口气,沉声说道:
“先前儿臣已经说过了,淮西将帅素有不法行径。”
“因此,若是此次他们得胜还朝,朝廷便在他们抵京之前,将他们往日种种不法行径昭告天下。”
“简单来说,这些将帅在此次北伐中立下了多少战功,那他们不法行径的惩处就有多重。”
“父皇以为儿臣会说设立特殊机关非明君所为吧。”
“对!没错!”
被朱标挑明心思,老朱也不藏着掖着,当即便开口说道:
“咱都想着你会用武周的武则天来对比咱,咱还猜到你会说来俊臣等酷吏坏法乱国来阻止咱重设检校。”
见老朱如此坦诚,朱标有些哭笑不得的同时,继续说道:
“父皇明鉴,儿臣先前的确如此想。”
“只不过凡国有重疾,朝堂之上,四海之内叵测之人,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设立过类似的特务机关。”
“汉武帝的绣衣使者,三国曹操的校卫,北魏的内外侯官以及宋朝的皇城司,这些机构都充当了统治者的耳目和屠刀利刃。”
“如果我大明朝堂胡惟庸一家独大,为了提防一些,自然要对他严加监视。”
“再者说了。”
朱标笑容愈发浓烈,看向老朱玩味说道:
“重设检校是您洪武皇帝办的,等儿子继位,若是检校没有必要,儿子裁撤了就是。”
“到时儿子依旧是个明君。”
听到朱标这话,老朱眉头微皱,
若不是马皇后就在身旁,他甚至都安耐不住胖揍朱标的冲动。
“你小子是说咱不是明君?”
“那也不是。”见老朱有些恼怒冷声质问,朱标浅笑一声,继续道:“你开创大明的功绩已经足够大了,如此圣君,若是毫无缺点倒也显得不真实。再者说了,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多少都些毛病在身上。”
“臭小子!”
听出朱标是在阴恻恻的嘲讽自己,老朱拿起桌上杯盏就要朝朱标砸去。
可看着朱标额头上的伤口还没愈合。
老朱最终还是将手上茶杯放了下去。
“你小子说的也对,咱重设检校,也是为你肃清朝堂。”
“真要等你继位后,检校没有存在的必要,你想裁撤就裁撤吧。”
“父皇英明。”
老朱白了装出奉承模样的朱标后,继续道:
“还有!检校这名字太难听了,汉武帝的绣衣使者这个名字不错,不过咱要改一改。”
语罢,老朱径直走到案桌前,拿起毛笔当即挥墨写就:“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
也是看到老朱一笔写成,朱标、马皇后对视一眼,当即便心领神会。
老朱这心思深沉的呀。
面前这几个字,恐怕老朱私下里不知练了不少次呢。
“锦衣卫!这名字好听吧。”
看着老朱洋洋得意炫耀的样子,朱标也出声附和道:“的确不错。”
“只不过这么好听的名字,不久之后咱大明的官员恐怕要谈之色变,畏之如虎了。”
“臭小子!”
看着上一秒还拍桌子争吵的父子俩,此时相互调侃。
马皇后也很满意老朱和朱标的父子亲情。
只不过脑中念头闪过,马皇后还是看向二人说道:
“你们俩别美了,锦衣卫毕竟是特务机构,朝中反对之声自然不在少数。”
“你们想过怎么妥善处置吗?”
“有什么妥善处置的,咱是皇帝,谁敢反对就是他心里有鬼,锦衣卫第一个就要查抄他们的家!”老朱当即朗声说道。
而看着老朱一身不容置疑的帝王气。
朱标却笑着说道:
“父皇说得不错,您是皇帝,就算有再多的反对之声也能压的下去。”
“只不过现如今不是正好有个替罪羊吗?”
见朱标笑容古怪,一看就知道憋着什么坏心思。
老朱沉思数秒,当即便明白过来,笑道:
“臭小子,把控朝臣你倒还真有一套。”
“成,你去下令吧。”
“得嘞。”
远的不说,就拿刘伯温与李善长举例。
刘伯温要比李善长年轻个几岁。
可如今李善长每晚还能召小妾入房伺候,而刘伯温那副病体,恐怕已经十数年没尝过鱼水之欢了。
“妹子,你说的不错,等找到土豆在北方种植之后,咱就让标儿休息休息。”
“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我的意思是,等标儿娶了詹氏,让他带着常氏、詹氏,还有即将就藩的皇子们回凤阳祭祖。”
“如此既不算标儿耽误朝政,也能让标儿休息几天。”
“好!”老朱认真点头道,“那就让标儿先回凤阳祖地祭祖,他也能顺便帮咱考察当地民生。”
听到老朱还要给朱标安排差事,马皇后狠狠瞪了老朱一眼。
也是见马皇后如此,老朱连忙摇头道:“让老大回凤阳好好歇歇,朝廷这边咱替他守着。”
.......
另一边,中书省。
当太监宣读重设检校,设立锦衣卫的圣旨后,整个中书省顿时乱做一团。
“重设检校?这岂是圣君所为啊!”
“当年杨宪如何坏法弄权,如何欺上压下,我等都是历历在目,如今陛下竟然要重设检校!”
“诸位大人,下官欲到奉天殿前静坐,只求陛下收回成命,不知哪位大人愿与下官同往!”
“本官愿意!”
“本官也去!”
“我们都去!”
中书省的众多官员说着便要朝皇宫走去。
只不过不等他们走出两步,只见人群中间的胡惟庸冷声说道:
“今日中书省禁闭,所有官员不得外出!”
此话一出,一众官员面面相觑,半晌这才有人问道:
“胡相,我等愿向陛下死谏,胡相何故阻拦啊!”
“诸位大人!”
胡惟庸一改方才冷厉,环顾众人温声说道:
“当今陛下圣明,不输古之明君。”
“既然陛下下旨重设检校,自然有重设检校的道理。”
“诸位好生当差,何故搭上性命冒死进谏呢?”
看着胡惟庸和稀泥的做派,几名老臣当即不满道:
“胡相,我等身为大明臣子,规劝陛下自当义不容辞。”
“所谓武将死战,文官死谏,只要能规劝陛下,我等性命何足挂惜?”
“对!我的性命何足道哉?只要能规劝陛下成为一代圣君,我等也是死得其所!”
看着面前语气慷慨,满是忠君为国之言的官员。
胡惟庸心中一阵冷笑。
这些文臣怎么想的,他比谁都清楚。
他们无非是想立下传诵千古的忠臣美名罢了。
说什么忠君体国,说什么是悍不畏死。
可背地里,豢养歌姬,收受贿赂,欺压百姓,这些坏法乱国的事儿他们可一件都少做。
尽管对于眼前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官员很是鄙夷,但胡惟庸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旋即轻咳一声,看向众人愈发温声说道:
“诸位大人,此事不是你们能够置喙的,若是前往奉天门前静坐,岂不是有逼宫之嫌?”
就在众人听后表情尴尬,相互对视之时。
胡惟庸忙继续开口道:
“诸位放心,明日朝会,胡某必当向陛下进言,成与不成均在胡某一身。”
“就算陛下震怒,也只会罚胡某一人。”
“只不过今日就委屈各位大人在中书当值。”
胡惟庸话音刚落。
他的几名亲信便当即高声说道:
“胡相当真乃大明柱石,我等愿听胡相吩咐。”
“胡相一心为公,我等佩服。”
“各位同僚,我等不该拖胡相后腿,今日就听胡相安排。”
在胡惟庸亲信的极力鼓吹之下,中书省其他官员这才作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