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销毁,没想到医院竟然有备份系统。
“优先级最高。”
我立即回复。
接下来的两天,我几乎没有合眼。
白天以“苏雨”的身份与王磊保持联系,给他提供法律建议;晚上则化身黑客,与“幽灵”一起解密那段关键录像。
周明的电话我都敷衍了事,只说自己在忙着准备婚礼。
第三天凌晨,屏幕上终于出现了那段珍贵的录像。
画面虽然有些模糊,但清晰记录了周明在手术中接听电话、分心导致大出血的全过程。
更惊人的是,录像还包含了术后周明与林菲通话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别担心,这事能压下来,就像上次一样。”
上次?
这不是第一次了?
我的手指在键盘上狂舞,像钢琴家演奏最复杂的乐章。
搜索历史案例、交叉引用、数据筛选。
三个小时后,我找到了两起类似的“医疗意外”,都与周明有关,都被迅速平息。
这已经不是个人恩怨,而是系统性的医疗腐败。
“时机成熟了。”
我拨通了调查记者赵明的电话。
上午九点,我与王磊和赵明在一家隐蔽的咖啡馆见面。
赵明是位四十岁左右的男人,眼神锐利,言谈干练。
“材料我都看了。”
赵明轻敲桌面,“证据链完整,足以引爆舆论。
但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林家不是好惹的。”
“我准备好了。”
王磊的声音坚定,不再是那个畏畏缩缩的中年男人。
我们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精心撰写那篇长文。
开篇用王磊朴实的语言讲述他妻子的悲剧,中间铺陈详实的证据,最后直指林家与医院的腐败勾结。
每一句话都经过反复推敲,既要感人至深,又要逻辑严密。
“标题定为《一台手术背后:生命、爱情与金钱的交易》。”
我敲下最后一个字。
“首发平台选知乎。”
赵明建议,“那里的讨论氛围更深度,用户群体也更理性。
同时,我会联系几位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在文章发布后立即跟进报道。”
我点头同意:“发布时间定在明天早上七点,那是信息流量的第一个高峰。”
回到家,我发现周明正在客厅等我。
他的脸色很差,眼睛里布满血丝。
“晴晴,这几天你到底在干什么?”
他的语气里有疑惑,还有一丝不安。
我故作疲惫地微笑:“不是告诉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