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牧张紫烟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我在明朝科举那些年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淡墨点轻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总归,用这治肠游的法子来赚钱不如种地得来的钱实在。这就是李银的想法,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他们能想得开,不代表家里的那几位能想得开。大伯母就不用说了,那是个钻到钱眼儿里的人,要是让她知道因为赌博输掉了十几两银子,恐怕又得闹起来。最关键的还是老爷子。家里那么多的钱全部都用来供李学文这个能让祖坟上冒青烟的书生了。现在这个书生却不长进。这一趟来城里,若是把这十几两银子也算上,这李学文起码花掉了近二十两纹银。二十两纹银,够李家十年之用了!小叔,你狠李学文也知道他这次是闯下大祸了,坐在牛车上急得抓耳挠腮。“小叔,要我说,事到如今也别无它法了,回去好好认个错,爷爷奶奶一向疼你,不会把你怎么样的。”李牧出言宽慰。不管李学文如何不学无术,好歹也是一家...
《穿越:我在明朝科举那些年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总归,用这治肠游的法子来赚钱不如种地得来的钱实在。
这就是李银的想法,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
他们能想得开,不代表家里的那几位能想得开。
大伯母就不用说了,那是个钻到钱眼儿里的人,要是让她知道因为赌博输掉了十几两银子,恐怕又得闹起来。
最关键的还是老爷子。
家里那么多的钱全部都用来供李学文这个能让祖坟上冒青烟的书生了。
现在这个书生却不长进。
这一趟来城里,若是把这十几两银子也算上,这李学文起码花掉了近二十两纹银。
二十两纹银,够李家十年之用了!
小叔,你狠
李学文也知道他这次是闯下大祸了,坐在牛车上急得抓耳挠腮。
“小叔,要我说,事到如今也别无它法了,回去好好认个错,爷爷奶奶一向疼你,不会把你怎么样的。”李牧出言宽慰。
不管李学文如何不学无术,好歹也是一家人。
李银附和道:“是啊,狗蛋说得对,你回去好好认个错,有二哥在旁边给你帮衬着,父亲最多也就是打你两下出出气,关键是日后要学好。”
李学文却苦笑道:“二哥,这可是二十多两纹银,不是小数目!”
李银道:“既知道是那许多银两,还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我看你就是讨打。”
说着,李银挥着手中的鞭子抽在了牛车上。
“啪!”一声,惊得李学文差点没从牛车上滚下去。
“呼!”李学文吐了一口气,拍着胸口道:“二哥,你莫要吓我,还是想个法子瞒过去罢。”
“这我没主意,也想不出甚好主意来,你倒是聪慧,还读过书,自己想法子罢。”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种事情就算李银想管也是管不了。
“狗蛋儿。”李学文用哀求的眼神看向李牧。
“我还是个孩子。”李牧也无奈。
李学文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突然喊道:“停车,停车,快停车。”
“干嘛?”李银促使牛车停下。
“不行,我不能回去,我要是回去,父亲非得扒了我的皮不可。”
说着,李学文爬起来就准备下车。
“你不会回去还能去哪儿,你身上还有钱?”李银瞪着他道。
“我身上是没有了,二哥你身上肯定有的,借我一些,我先去老师那里避避难。”李学文伸手摸向李银的口袋。
“啪!”
李银一鞭子打在他的手上,拿出哥哥的威严喝道:“二哥我虽没有读过书,却也知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好,你不肯回是吧,那就休怪二哥我不客气了。”
只见李银抄起车上的麻绳,单手扣在李学文的肩膀上,轻而易举的就将他按在了牛车上。
“狗蛋,帮忙!”李银道。
“哦,嗯,好!”李牧声音愉悦。
不是因为能绑李学文而愉悦,而是因为他总算又发现了父亲的又一个优点。
在家里,父亲总是懦弱的,迂腐的,麻木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木偶一样,家里人让他做啥就做啥,从来都不会提出任何异议。
现在,李牧看出来了,父亲并非是懦弱迂腐!
他的心里同样有一杆秤,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的心中自有衡量。
李学文是个书生,在家里什么活儿都不干,他的力量哪儿能比得上李银,更何况还有李牧帮忙。
三下五除二,李学文就被缚了手脚。
“二哥,我不能回去,真不能回去,父亲会杀了我的!”李学文大叫。
“父亲要杀你,我就给你陪葬!”李银黑着脸,显然是动怒了。
“这……”大伯母哑言,呆了片刻,突然坐到地上大哭大闹了起来:“我真是倒霉啊,想当年我也是十里八村的一枝花,嫁到你们李家来,福气没享到,苦却吃了不少,我辛辛苦苦操持着这个家……”
泼皮无赖!
李牧轻哼了一声,接腔道:“家里的新灶是我父垒的,土地也大多都是我父在耕种,先前医牛所得来的钱财如今尽在奶奶手中,全家共用,大伯母口口声声说为这个家苦心操持,却连一顿晚饭都懒得动手,依我看来,二位哥哥的好吃懒做倒是和大伯母相像的很。”
旁边,父亲李银连声喊道:“狗蛋儿,莫要乱说。”
老爷子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忍不住抓起拐杖便敲向了大伯母,老太太见状,连忙抓住拐杖,扭头对大伯母喊:“你还不知知错,还不快快认错!”
看着那根好像马上就要敲在自己身上的拐杖,大伯母总算害怕了,连连认错,也不管自己如今是如何的狼狈。
李银却说道:“这哪儿是嫂嫂的错,是狗蛋的错,都识字了还长幼不分,还不快向你大伯母认错。”
李牧梗着脖子道:“孩儿无错,无错如何认,孩儿不认。”
“这孩子。”李银正想教训两句,却听老爷子说道:“罢了,闹大了让别人看笑话,老二,明天你和狗蛋进城,捎带着找找学文,别光顾着医牛了,钱哪儿有人重要。”
到底是一家之主。
老爷子心里清楚得很,这种事情闹下去只会让这个家产生裂痕。
因为贪财,不愿给刘瘸子报酬。
为了省那么点报酬,把这么大的生意放跑了,大伯母真的是后悔透了。
不仅是生意,还有名声。
先前大伯母那一番慷慨激昂的说辞,摆明了就是要亲兄弟明算账,可这不是几百几千年后的现代,亲兄弟明算账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或许是因为愧疚,或许也是因为李牧的一番教训,大伯母非常勤奋的和母亲何氏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晚饭上,李牧还主动给大伯母舀了一碗鱼汤,表示歉意。
毕竟都是一家人,李牧也不想把事情做绝,这医治肠游只是小事儿一桩,赚钱的法子多了去了,李牧只是不愿看到大伯母的那爱占小便宜的模样。
只不过,要是自己遇上这么一件事情。
也一定会隐瞒下来!
手头上的钱多了,才能看更多的书。
次日。
李银和李牧起了一个大早,接了一辆牛车,捆上一些粮食和竹篮子,然后出发了。
这些竹篮子是家里人自己编的,为得就是拿出去卖掉,这好歹进城一次,医牛不算是什么大事儿,轻松就能处理掉,这还能捎带着卖点儿东西,补贴家用。
经过私塾,李牧看到岑夫子正在清扫私塾门前的灰尘,赶忙跳下车道:“父亲,等我一下。”
“嗯。”李银应声。
三步并作两步,跨入私塾,李牧深深作揖道:“老师。”
“是李牧啊!这么早。”岑夫子停下动作。
李牧抢过笤帚,边清扫灰尘,边说道:“今日要跟父亲进城,对了,夫子,那两本书我已经抄录完全了,等从城里回来便来还书。”
岑夫子看向远处的李银,道“那就是你父亲?”
李牧点头。
认真清扫了一番之后将笤帚归还,李牧深深行礼后,便与李银赶着车走了。
这是李牧第一次进城,以前卖鱼他最多也就是去到镇里。
小木棍串小鱼,撒上点儿粗盐,用小火慢慢烤熟。
当鱼皮从褐青色渐渐变得深黄,却黄而不焦,这时候鱼串就变成了一份人间难得的美味。
如果放在后世李牧觉得就这份原滋原味的野生河鱼做成的烧烤串怎么着也能卖上个十块钱一串,只不过天天吃、月月吃,吃的久了也就腻了,但不管怎么说比起稀汤寡水的红薯粥强了不止十个档次。
最关键的是有营养。
这年头连吃顿饱饭都是奢望,人体缺乏肉类、蛋白质的补充往往长得面黄肌肉、营养不良。李牧的前身自然也是属于这个类型,好在近一年来有了鱼肉的补充连同李家两兄弟都长高了不少,虽然看上去依旧还显得单薄,但是绝对不会像村里其他孩子那般瘦弱。
吃了三串鱼,李大、李二两兄弟才牵着两头牛缓缓来迟。
不用问,这俩货肯定又懒床了,李大走在前面,李二走在后面,不时的还能听到哥俩互相埋怨。
“牧哥,我们来了!”李二老远就扯着嗓子开始叫唤,这家伙早就看见李牧在烤鱼跑得那叫一个快。
李牧看了看两兄弟,撇了撇嘴,这哥俩啥都好就是神经有点儿粗大,鬼知道他们怎么会牵着牛一起过来,难道就不知道先把牛放在洼地上再过来吗?
不过指望这俩憨货能聪明,还不如指望两头牛脑袋开窍。
招呼两兄弟将他们的牛和自己的牛栓在一起过来吃鱼。
“我这儿准备去镇上卖鱼了,还是老规矩小鱼我留下了,你们吃一些再给我娘和小妹留点儿,等我回来!”
“放心吧牧哥,有我们兄弟在保准误不了你的事儿!”李大拍了拍胸口下了保证。
“就是,不就放牛吗?让它们自个儿吃草就成,待会儿闲下来还能挖点儿野菜回去呢,我们多挖点儿到时候牧哥你也带上些,也好跟家里交代!”李二又插了句嘴。
正如李二所说的那样,放牛还真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事儿,一边放牛一边挖野菜正好贴补家里粮食的不足。
所以通常放牛娃子都会多多少少挖点儿野菜回去交差。
李牧点了点头,相对于李大的憨厚,李二无疑脑瓜子要聪敏的多,有他在自己倒是放心不少。
将串好的大鱼提在手里,李牧感受了一下大约还有将近七斤来重也不废话便直接去了镇上。
镇上李牧早已经轻车熟路,收鱼的鱼贩子也是合作了近一年的熟人,价格没得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整整七十三文钱便是李凡今天的收获。
掂量着手里的铜钱,李牧盘算着朝私塾的距离又迈进了一分正打算回家身后一道悦耳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喂,卖鱼的小子,你那儿有好看的小鱼吗?明儿给我带两条来!”
声音很好听,就如同百灵鸟般清脆、明亮。
只是.....说出来的话却显得有些刺耳。
李牧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穿着讲究、小脸粉嘟嘟、头上一左一右梳着两个小麻花辫的小女儿正趾高气扬的望着自己,在小姑娘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年纪和她差不多大的丫鬟。
呵,原来是个小丫头片子!
李牧肯定,这丫头指不定是镇上哪家有钱人家的小姐,不过你当你的小姐难不成还想着全天下的人都是你家的奴才,都围着你转圈?
李牧很想对这小丫头片子说一句,您想多了!可是仔细一想,算了,哥们前后两世算起来都快奔四的人了,和人家小姑娘一般见识那才叫丢人。
“呵呵!”李牧看了小丫头一眼,一切尽在呵呵两个字中。
小样儿,哥们不和你一般见识。
“站住,我家小姐想你问话呢!”旁边绿衣侍女小丫头见李牧露出一副不屑的样子赶忙上前帮腔,道:“要是答的好小姐一高兴指不定赏你点儿银子呢!”
小丫鬟作为李府小姐的贴身侍女那是有着绝对骄傲的本钱,说起话来在府中除了几位主子那绝对是很有分量的存在。
见侍女帮腔,张紫烟那李瓷娃娃一般的脸上顿时就露出了一副骄傲的神色,她看了看李牧两颗乌溜溜的大眼睛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自我良好感,仿佛在说本小姐能和你说话那是抬举你的。
“切!”李牧抬了抬眼皮,本来没打算和两个小丫头片子一般见识,可这俩小丫头片子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于是笑着对那绿衣侍女道:“要是银子的话我不缺,倒是却一个暖床的小丫鬟,要不让你家小姐帮你赏给我怎么样?要是把你赏给我,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虽然穿越到了古代应该入乡随俗,可这个‘赏’字李牧还是觉得含有极大的侮辱性,心里立刻将两个小丫头片子拉进了黑名单。
这么小就仗势欺人,长大了还得了?
“哼,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美的你!”绿衣小侍女顿时小脸通红,啐了一口赶忙躲到了自家小姐的身后。
到现在她才仔细的打量起眼前这个卖鱼的少年来,无论是长相还是身高都和她平日里见到的少年都不一样,更重要的是那两眼中似笑非笑的模样又是让人生气又是惹人关注。
她没来由的小心肝就蹦蹦乱跳起来,双目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小姐,心道,小姐该不会真把自己赏给这个卖鱼的当暖床丫头吧?
“那就难办了哎!银子我不缺,想要的你家小姐又舍不得赏给我,那我干嘛要听你们的啊?”李牧做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手上掏出刚刚卖鱼得来的一大把铜钱从左手倒到右手,哗啦啦的金属碰撞声显示着他不差钱的理论。
“穷酸!”张紫烟看了看李牧手里的铜钱,嘴角顿时就裂开 成了哈哈大笑,几个铜钱还不够她早上吃的那碗燕窝呢,这也算钱?
于是身上那股骄傲感蹭蹭蹭的往上冒,一只精美的小荷包就出现在了她的手里,她小手往里一掏一块二两重的银子便出现在了她的手里,本小姐有钱到了让你无法想象。
闻言,老爷子大笑道:“我儿说得对,有长进。狗蛋做得也对,这十两银子与咱家来说,不少了,勿要因贪心惹得他人嫌恶。”
看起来,老爷子的心情是真的很好。
平白得了十两银子也就算了,还能听到李学文的这样—番话,估计老爷子今天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哎,狗蛋,那陆家姑娘怎么样?”母亲何氏将李牧拉到—边问。
“挺好的,我看她爹本事不小,应该能医好,不会跛了的。”
“嘿,我是说你觉得那陆家姑娘怎么样。”母亲何氏复又问道。
看母亲—脸神神秘秘的样子,李牧立刻明白过来了,苦笑着道:“母亲,就那陆姑娘身上那—身衣服就不下十两银子,您觉得她好不好。”
听到这话,何氏的脸色立刻难看了起来,只听她小声嘟囔道:“也是,那样的姑娘,咱家可养不起,那你觉得李大麻子家的小女儿怎么样,你也大了,该成个家了,要是等这个生出来,娘可不—定能顾得上你。”
这下,李牧真的是哭笑不得了,随意的糊弄了两句之后就将书全部搬到了自己房中。
现在有了书,有了墨,还有字帖。
识文写字是不用忧心了,忧心的是,下雨天可怎么办,这些书被淋着了可怎么办。
想到这里,李牧瞧着老太太屋中的烛光还未熄,信步走了过去。
“想修屋顶!”老太太的声音不知提了多少分贝。
这话啊,要是李银来说,老太太肯定不会这么惊讶。
“—下雨,屋顶就漏水,我怕下雨天会浇湿屋子里的书。”李牧直言理由。
老太太看向老爷子。
老爷子笑道:“也是该修—修了,多亏狗蛋得来了这十两银子,明天我就去问问,明天就给修了。”
李牧也笑道:“谢谢爷爷。”
老爷子摸了摸李牧的头,比了比身高道:“狗蛋也大了,是时候成家了。”
看起来,老爷子的心情真的很不错啊!
李牧昂着头道:“爷爷,我不想成家,我想读书,想去学堂里读书,我现在有了书了,也有笔墨了,岑夫子也说了,他可以免了束脩,我每天都给他送鱼呢。”
“额。”老爷子瞬间哑住了。
哑了好—会儿,老爷子才微笑的拉着李牧的手说道:“读书有什么好的,你看看你小叔,读书饿得是面黄肌瘦,身体好才是本钱,你要是不读书,好好赚钱,吃好喝好饿,就能长命,想做什么事情都行,可要是读书搞坏了身体,那就得不偿失了是吧。”
李牧哭笑不得。
听说过劝学的,还真没听说过不劝学的。
这个真的是亲爷爷吗!
“可是,读书读好了能赚更多,更多钱啊!”李牧道。
“这话你听谁说的?”老爷子板起了脸。
“小叔啊。”
“你小叔说的这是什么屁话,书哪儿是那么容易就能读出来的,你看看你小叔这都读了多少年了,还没你—个小娃娃赚的钱多,这读书啊,不仅糟蹋钱,而且还特别难赚钱,你小叔是没法子,都上了这条路了,只能—条道走到黑。狗蛋是个好孩子,爷爷这样说,你明白?”老爷子循循善诱,微笑的模样像是街上拍花子的。
李牧能怎么办,只能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孙儿明白,读书是坏孩子,不读书就是好孩子,私塾里那些孩子都是坏孩子。”
“额。”
老爷子有些无语,这话要是传到读书人耳朵里,只怕那些读书人能撕了自己这身老骨头。
把自己得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大伯母轻轻地答应了一声,转身进厨房准备碗筷去了。
嚷着让三叔李学文坐到了老爷子的身旁,老爷子似乎非常期待能从李学文的嘴里听到什么好的事情,一张布满皱纹的脸此刻都笑出了褶子。
“学文啊,你这次带回来的好消息到底是啥?也别磨圈子了,跟叔说说。”
老爷子把自己的身子不自觉的向着旁边的李学文歪了歪,显然是对李学文接下来的话非常期待。
而此时,坐在饭桌上的老太太也是一样的表情,不过只有李虎和李豹俩兄弟对李学文接下来要说的话没那么在意,一人端起一碗稀饭吸溜着。
“叔,我和你说啊,我今天在县城里可是看到了有好几头得了肠游的牛,被主人拉着牵往王屠夫家里,眼看就要宰了,我就这么随口说了一句,咱家可以治这个病,嘿,他们居然信了!”
三叔李学文脸上的表情显得非常兴奋,老爷子和老太太听到李学文的话之后,眼中也露出了一抹神光。
看样子老爷子之前三令五申让所有人对李牧从牛贩子那里听到的秘方保密,还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这不?这生意不就来了吗?
可是这生意来了,老爷子脸上反而变得不太自然起来了,伸出手在李学文的手臂上拍了两下,老爷子脸上的神色似乎有些不太自信。
“咱自己家的老牛的确是治好了,可是人家的牛咱也不知道是个啥情况啊,你说如果这大老远的让人家把牛牵来,到最后还没给人家治好喽,那这牌子还没竖起来不就砸手里了吗?”
一直在旁边伸着脖子听的老太太不住地点着头,很显然是同意老爷子的看法。
老两口子风里雨里折腾了大半辈子,一直没有做过这种营生,每天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为了家里的生计在土里忙活,如果忽然让他们接触这个,还真是有些难。
就在这个时候,大伯母已经端来了一碗稀饭和一副筷子,放到了李学文的面前,并顺势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现在整个桌子上的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三叔李学文刚才说的那件事情上,所以谁也没有注意看李虎和李豹两个人到底在干嘛。
“叔,这话不能这么说,咱家的老牛得了肠游,咱自己个儿把老牛治好了,这个村里的人都知道,我又没有瞎说,再退一万步讲,他们把牛拉到屠宰场才能卖几个钱?把老牛治好了那作用可大着咧!”
伸出手端起了桌子上的稀饭喝了一口,三叔李学文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但是大伯母却有点坐不住了。
“老爷子,我觉得这个法子行,不过咱家里老大那次买的蒜头好像不够了,要不我让他再去买点货?”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这单买卖能做好,那十里八乡谁家的老牛只要是得了这个病,靠着这个秘方指定能好,到时候整个家里就又多了一种营生。
仔细考虑了很久之后,老爷子似乎还是为了这件事而纠结,主要是这生意来的太突然了,一时之间让老爷子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
转过头继续看着李学文:“那个…人家那个老牛啥时儿牵到咱家来?”
“我都已经把咱家的位置告诉他们了,估计也就明天傍晚就能到。”
皱着眉头想了很久,老爷子最终拍了一下桌子,发出了彭的一声巨响。
“这个生意咱接了!”
老爷子这句话一出,在座的除了李虎和李豹之外,每一个人都暗暗地出了一口长气。
事情已经讨论完了,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家里的每个人都开心得不得了,老太太连忙嚷着李学文快点吃饭,一张嘴巴乐的都合不拢了。
“李虎,你等下吃完饭,去一趟县城,这次带上李豹一起去,两个人多买些蒜头回来,咱家有生意要来,别耽误事儿!”
虽然是要求他们俩去买东西,但是老爷子的语气却十分地冷淡,李虎看了看坐在桌子旁一直没开口说话的李牧,有些不太服气。
“凭啥让俺俩去?俺们累了一天了,这等下还要去县城,那狗蛋儿咋就没事儿干?”
他不说这话还好,这句话说出来了,正好给了老爷子一个理由斥责他们,当即把手中的筷子一扔,用手指着李虎说道。
“你个龟孙儿胡咧咧个啥?!让你去你就去,哪儿那么多废话?!这个事儿如果不是多亏了狗蛋儿,咱上哪儿救活咱家的老牛,这生意又从哪儿来的!”
李虎和李豹两个人低下了头不在说话,倒是旁边的大伯母,连忙一手一个将他们两个连哄带拉地从餐桌上推了出去。
老太太连忙拍着老爷子的后背,帮他顺着气。
“这有的孩子就是不让人省心,自己还没做出啥成绩来呢,就开始和别人攀比起来了,如果这个东西是被他们两兄弟得到了,此时还不反了天了?”
这么明显的意有所指,大伯母又怎么可能听不明白,当即尴尬的笑了两声,借口去盛饭,也离开了饭桌。
三叔李学文把手中的饭碗放下,看着剩下的三个人,笑了笑。
“这来了生意是好事儿啊,怎么都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狗蛋儿,这个秘方你有没有听那个牛贩子说,所有的肠游都能治好啊?我这心里总有点不踏实。”
老爷子抬起头,看着一言不发的李牧,似乎是想从李牧的口中把这件事情再重新确认一下。
“放心吧,我当时听的可清楚了,他们说这种方法就是专门治老牛得了肠游的,不过如果是那种病的太久,眼看就要死的,可能就不行了吧?”
为了能够让老爷子放心,李牧只能继续编着瞎话,反正这个生意的确可以做的。
听了李牧的话之后,老爷子和老太太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开心的笑了起来,看向李牧的目光也变得和蔼可亲起来。
似乎也觉得这件事情如果真的能够成事,那么李牧首当其冲就是一个功臣,所以老太太笑着对李牧说话。
“如果这件事以后真的能弄好,那可真是太好了,狗蛋儿,你有没有啥喜欢的,跟我说,我满足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