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宋诗诗孟寻州的其他类型小说《娃娃亲不好断,邻家哥哥来逼婚宋诗诗孟寻州最新章节》,由网络作家“鱼骨咕咕”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980年,秋。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打在军区大院那一排排苏氏风格的建筑屋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一身黑衣,神情悲伤的宋诗诗跪在自家门前,目光紧紧盯着眼前紧闭的大门。“爸,我求您,就让我进去给妈磕个头,送她最后一程行吗?”她的声音因为哭泣而变得沙哑。说完,她又重重地磕了个响头,额头与地面撞击,发出沉闷的声响。屋门打开,宋振华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雨幕中,额头上早已血红一片的宋诗诗,冷声道:“你怎么还有脸来送你妈?要不是因为你,她怎么会被气到心脏病发?若不是因为你的执迷不悟和愚蠢,你妈怎么会走得这样早?”宋振华双目猩红一片,握紧成拳的双手止不住地颤抖着。宋诗诗泪流满面,看着眼前穿着一身笔挺军装,满脸怒容的宋振华,心中酸楚,不知该如何为自己辩解。...
《娃娃亲不好断,邻家哥哥来逼婚宋诗诗孟寻州最新章节》精彩片段
1980年,秋。
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打在军区大院那一排排苏氏风格的建筑屋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一身黑衣,神情悲伤的宋诗诗跪在自家门前,目光紧紧盯着眼前紧闭的大门。
“爸,我求您,就让我进去给妈磕个头,送她最后一程行吗?”
她的声音因为哭泣而变得沙哑。
说完,她又重重地磕了个响头,额头与地面撞击,发出沉闷的声响。
屋门打开,宋振华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雨幕中,额头上早已血红一片的宋诗诗,冷声道:“你怎么还有脸来送你妈?
要不是因为你,她怎么会被气到心脏病发?
若不是因为你的执迷不悟和愚蠢,你妈怎么会走得这样早?”
宋振华双目猩红一片,握紧成拳的双手止不住地颤抖着。
宋诗诗泪流满面,看着眼前穿着一身笔挺军装,满脸怒容的宋振华,心中酸楚,不知该如何为自己辩解。
“爸,我知道错了。
求您,我只想和妈妈好好道个别。”
宋诗诗苦苦哀求。
宋振华抬手指向宋诗诗身后,“别说我没给过你机会,你现在上去给那小子一巴掌,并跟他断绝往来,我便再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去送你妈最后一程,跪在她的灵堂尽尽孝。”
宋诗诗回头望去。
大雨中,在她身后不远处,安锦生正撑着伞,站在那儿静静望着她。
宋诗诗抬手摸了把脸上的雨水,却看不清安锦生此刻的神情。
一想到要跟安锦生断绝往来,她的心就痛到窒息。
她根本做不到。
否则也不至于将母亲气到心脏病发而亡。
“爸,求您别逼我!”
宋诗诗近乎哀求。
“逼你?”
宋振华冷笑一声,对这个女儿彻底失望。
见父亲生气,宋诗诗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她想开口解释。
这时,一把伞撑在了她的头顶。
接着“扑通”一声,安锦生就这么跪在她的身旁,抬手狠狠地朝脸上扇了两巴掌。
“伯父,都是我的错,您别怪诗诗。”
“只要您让她进去给阿姨磕个头,您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说完,安锦生作势要继续扇自己巴掌,却被宋诗诗拽住。
“爸,您别为难他,气死妈妈的是我,您怨我也是应该的,这事和锦生没关系。”
到现在这个时候了,宋诗诗还护着安锦生,宋振华气得抬起脚踹了出去,军靴落在安锦生的胸口,令他在地上打了好几个滚才停下。
安锦生吃痛地蜷缩在地上,半天都起不来。
“爸,您这是做什么?”
宋诗诗急了,不禁语气中带了些责备。
宋振华点着头,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宋诗诗,我宋振华就当从来没有过你这个女儿。
从今天起,你我断绝父女关系!
我不想再看到你!”
断绝关系!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宋诗诗的心上。
她瞪大眼睛,满脸震惊,泪水瞬间决堤。
“爸,您不能这么对我,我可是您的亲女儿啊。”
她的声音颤抖着,一直跪着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朝一旁倒去,好在她及时用手掌撑住地面,稳住了身子。
可大门却被宋振华重重摔上,阻隔了她的所有视线。
宋诗诗拼命摇头,“不,不......爸,您别不要我。”
无论宋诗诗如何敲打大门,屋里的人,再未为她打开。
这一刻,她终于意识到,她不仅永远失去了母亲,也同时失去了父亲。
泪水止不住地流,宋诗诗无力地趴在地上。
眼角余光看到仍然蜷缩在地的安锦生,宋诗诗连忙起身跑过去。
“锦生,你怎么样?
要不要紧?”
安锦生皱眉,在宋诗诗的搀扶下站起身。
他低头看着胸口的脚印,以及沾满泥水的衣裳,还有身旁这个如同落汤鸡的女人,眼中闪过一丝厌恶。
“呵!”
一声嗤笑突兀响起,“宋诗诗,你可真是没用,我到底还是高估了你。”
他的声音如寒冬的冰刃,能将人的心脏刺穿。
宋诗诗整个人僵在原地,维持着抬头望他的姿势,眼神中满是不可置信。
“你......你说什么呢?”
“早知道如此,我何必浪费时间陪你演戏,真是晦气。”
说着,安锦生一把甩开宋诗诗扶着自己的手臂,还朝被他甩到地上的宋诗诗啐了一口唾沫。
“我原本还想着通过你父亲的关系,能再换个好点的工作。
可如今连你父亲都不要你了,你在我这儿也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
宋诗诗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的嘴唇颤抖着,却半天说不出话来。
安锦生的话,如同一柄柄利刃,将她刺得千疮百孔。
“锦生,还没好吗?
咱们该走了,张厂长估计已经到了,咱们还是赶紧换身衣裳过去,别迟到了。”
一道清丽的女声在安锦生身后响起。
“好。”
安锦生回头对着那女人笑。
那笑容里有着宋诗诗从未体会过的情感。
“锦生,你刚刚是骗我的对不对?
你明明说过要娶我的,还说会一辈子对我好的。”
见安锦生要走,宋诗诗什么也顾不上了,一把抱住他的腿。
“娶你?”
安锦生蹲下身,手掌捏住宋诗诗的后颈,将她的脸摁到水坑里。
“宋诗诗,你好好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哪一点配得上我?”
“要不是因为知道你是长官的女儿,就你这样的,连给我提鞋都不配!”
说着,安锦生站起身,抬脚用力地在宋诗诗手背上碾了碾。
直到宋诗诗受不住,痛呼出声,他才算解气,然后转身离开。
不!
这都不是真的!
她强忍着身上的疼痛,坐起身,朝着安锦生远去的背影大喊:“可若不是我,你能有今天吗?”
当初她在父亲的逼迫下,到怀青大队当知青。
惯来没吃过苦的她,哪里受得住下乡的苦。
安锦生对她嘘寒问暖,每次她最难过的时候,都是安锦生及时出现帮助她、安慰她。
渐渐地,她对他有了不一样的感情。
得知安锦生家里条件不算好,她心疼他,便将母亲偷偷塞给她的钱和麦乳精,都花在了他的身上。
后来母亲好不容易为她弄到了工农兵大学的名额,最后她也给了安锦生。
当时的安锦生并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只以为是她的亲戚帮忙弄到的。
安锦生离开后,每个月都会给她写信,叙述他在学校里的所见所闻。
当时的她完全沉浸在爱情里,即便身边的人嘲笑她傻,她也不在意。
在安锦生离开的第二年,高考恢复,她也终于有机会回京市。
她为安锦生在京市租了房,为他托关系找工作。
几乎承包了他所有的生活开销。
只要安锦生爱她,这些她都不在乎。
可安锦生却说,他不过是在陪她演戏而已。
那些甜蜜的日子都是假的!
如今将她利用完了,就弃如敝屣。
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在安锦生走出军区大院的时候,宋诗诗终于追上了他,并一把拽住他的胳膊。
宋诗诗白了他一眼。
她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男人这么普通又自信呢?
见宋诗诗不理会自己,安锦生以为她是因为刚刚周行雪来找他而生气了。
他又走近了些,压低声音道:“我说的都是真心话,你相信我。”
宋诗诗很反感他的靠近,直起身朝后退了两步。
面色严肃地道:“安同志,麻烦你自重。
我还有工作要做,没时间跟你在这掰扯这些有的没的。”
宋诗诗的声音大了些,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安锦生也不好再说这事,只是尴尬地笑着应道:“那我帮你割麦子。”
说完,他就走向另一头。
等宋诗诗忙完,太阳都下山了。
想起和徐丽的约定,她将农具还回去后,就直接朝河边走。
即便听到身后安锦生唤她,她也没有理会。
村里的路,宋诗诗比安锦生熟。
拐几个弯儿,就轻松地将他甩开了。
“诗诗姐!”
远远地,宋诗诗就瞧见徐丽正在河里朝她招手。
想起徐丽上一世是被溺水而死,宋诗诗忙加快脚步,“你注意点,水里不安全。”
徐丽无所谓地道:“没事的姐,我在家吃不饱的时候,经常来河里捉鱼吃。”
“他们不给你饭吃吗?”
宋诗诗皱眉。
徐丽不说话,低头去插鱼。
为了捉鱼,徐丽好几次都摔水里去了,身上的衣服早就湿透了。
宋诗诗站在岸边,心一直提着。
可看了几次后,她心中有些疑惑。
徐丽的水性看起来很好,水深的地方她也不怕。
那上一世,她为什么会溺水而死呢?
难道这事有什么别的隐情?
“姐,看,我逮了条大的,晚上可以熬个鱼汤了。”
徐丽抓着一条九斤多的鱼,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宋诗诗觉得最好看的时候。
或许是被徐丽感染了,宋诗诗也跟着乐。
“你可真厉害!
赶紧上来吧,入秋了,晚上还是有些凉的,别冻着了。”
徐丽用一根木棍从鱼的头部穿过去,两人抬着鱼回了知青点。
“我的天啊,这么大的鱼?
宋同志,你们这是在哪儿弄来的?”
陈辉盯着宋诗诗她们手里的鱼,惊呼出声。
宋诗诗直接将鱼递给陈辉,“这是徐丽在河里捉的,麻烦队长帮忙处理一下,我换个衣服出来给大家做鱼汤。”
“好,我来弄。”
宋诗诗这是给大家改善伙食,陈辉自然乐意帮忙。
进了屋,徐丽站在门口,怎么也不愿意再进去一步。
“进来啊,傻站在那儿做什么?”
“姐,我......我身上脏......”徐丽低头看着自己脚下的水渍,脸颊染上一抹红晕。
宋诗诗直接上前,将她拽了进去。
她从家里带了粗布料,在柜子和她睡觉的地方拉了个帘子。
这样正好制造出一个私密空间,可以换衣服。
免得有人进来的时候,太过尴尬。
她从柜子里拿出一套衣服和一条没用过的毛巾递给徐丽。
“你先换,我在帘子外面等你。
将身上的水擦干净,别着凉了。”
说完,她直接走出去,将帘子拉上。
徐丽看着手里的衣服和毛巾,心里暖暖的,眼眶却莫名有些红。
怕宋诗诗等急了,她快速换好衣服出来。
宋诗诗的衣服上,总有股清香的味道,很好闻。
“喏,这双鞋你也换上,我的鞋码小了,你穿不了,我刚刚去问张副队借了一双,你先穿着。”
宋诗诗拿着一双鞋从屋外走进来。
徐丽摇头,将鞋子推回去,“这怎么行,姐,我这样也没事的,我一会儿就回去了。”
“说什么傻话呢,这双你穿着,张副队那儿,我回头再去镇上的时候,买双新的还给她。
这么晚了,你回去,你姑姑他们还能给你留吃的?
今天这鱼可是你逮着的,说什么也得留下来吃饱了再回去。”
宋诗诗将她拉到一旁坐下,作势要给她换上,徐丽连忙伸手,“我自己来就行,姐,你快去换衣服吧。”
徐丽盯着脚上的鞋看了许久,然后抬头朝帘子后的宋诗诗问道:“姐,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
宋诗诗拉开帘子走出来,笑着应道:“这就算好了?
咱俩投缘,我把你当自家妹子,对你好不是应该的吗?”
一句“自家妹子”令徐丽的眼眶再次红了。
她点着头,“我也会把诗诗姐当作亲姐姐的。”
宋诗诗摸摸她的脑袋,宠溺地说:“走吧,大家还等着咱们去做鱼汤呢。”
鱼汤里放的作料,都是宋诗诗从家里带来的。
那香味,弥漫在整个知青院里。
大家平日除了粗粮就是蔬菜,连个肉末都看不到。
今天沾了宋诗诗的福气,喝到香浓可口的鱼汤,吃到鲜嫩的鱼肉,大家纷纷夸赞徐丽厉害,夸宋诗诗手艺好。
宋诗诗只是笑着又为徐丽盛了一碗鱼汤。
江翠花斜睨了宋诗诗一眼,小声嘀咕:“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条鱼吗?
至于吗?”
杨慧芳就坐在江翠花身边,将她的话听得清清楚楚。
“我说江同志,你刚刚吃鱼、喝鱼汤的时候,可没见你少吃啊,怎么抹了嘴就开始说人家了呢?”
杨慧芳嗓门大,江翠花被她这话闹个脸红。
她冷哼一声,转身就去了后院。
见大家都吃完了,宋诗诗起身准备洗碗。
知青点的活,都是大家轮流来的。
今天轮到宋诗诗洗碗了。
可她刚起身,杨慧芳就从她手里拿过碗,“你今天做饭了,这碗我来洗。”
“可明天才轮到你啊。”
“我觉得杨同志的觉悟很高,这事确实应该这么处理,我想其他的同志,应该也没意见吧?”
张青梅笑着上前,拍了拍杨慧芳的肩膀,朝着其他知青道。
大家笑声一片,应道:“没意见。”
“宋同志,要是以后你做饭,洗碗的活,我包了。”
有位老知青拍着胸脯,做着承诺。
另一位知青打笑道:“你想得美,就是你愿意洗,也不能顿顿让宋知青做饭啊。”
“嘿嘿,我这不是觉得宋知青手艺好嘛。”
之前那位老知青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大家说笑着,宋诗诗则拉着徐丽,要送她回去。
走到知青院门口,安锦生追了上来,“宋知青,天晚了,我陪你一道送徐同志回去吧。”
徐丽看出了宋诗诗的不情愿,连忙摆手道:“不用了,我从小就在村里生活,早就习惯了。
姐,你忙了一天了,赶紧回去休息吧。”
宋诗诗想了想,反正徐丽姑姑家离知青点也不算远,便点头应下,并吩咐她路上小心。
转身却见安锦生竟然还站在这儿。
“安锦生,你把话给我说清楚。”
“这么些年,你吃我的,住我的,就连你上大学的名额,现在的工作,也都是我给你的。”
“你有什么资格这么对我?”
安锦生眼里闪过一抹狠戾,他猛地挣开宋诗诗的手。
“你说的这些,难道不是你自愿给我的吗?
现在又在这里说这些,好像我欠了你似的。
我真是受够了你这总是高高在上的模样,以及你那大小姐的脾气。
你要是误了我今天的大事,我饶不了你。”
说完,安锦生就要去骑那辆宋诗诗为他买的凤凰牌自行车。
宋诗诗哪里肯就这么放他离开。
“你不能走!”
可安锦生像是发了狠,用力推开她。
他的力道太大,宋诗诗控制不住身体,向后倒去。
这时一辆汽车急刹的声音同时响起。
“诗诗!”
失去意识的前一刻,宋诗诗听到了一道熟悉的呼唤声。
可她确定,那声音不是安锦生的。
......再睁开双眸时,宋诗诗对上的是母亲郑佩兰担忧的目光。
“诗诗,吓死妈妈了。”
“妈妈含辛茹苦养了你十八年,你要是就这么去了,你让妈妈还怎么活啊?”
看着眼前活生生在自己面前的母亲,宋诗诗的眼泪夺眶而出。
她坐起身,一把拥住郑佩兰,低声喊着:“妈妈,妈妈......”宋诗诗重生了!
重生在了1974年,父亲宋振华让她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当知青的前一天。
因为宋振华强迫她下乡,所以她一个想不开,便跳了河。
此时正是她被人救上来送回家之后。
“乖,妈妈在呢。”
郑佩兰轻轻拍着她的背。
下乡的名额只要报上去,是没办法更改的。
郑佩兰狠狠心,还是开口劝道:“诗诗,你别怪你爸,他也是为了你好。
下乡当知青,也不见得是件坏事,你......”宋诗诗松开郑佩兰,点着头道:“我知道,明天我会去的。”
郑佩兰有些吃惊地挑了下眉,“你想通了?”
“嗯,您放心吧,我不会再做傻事了。”
见宋诗诗不像是说假话敷衍自己,郑佩兰这才放心。
起身准备去给宋诗诗做点吃的时,郑佩兰突然想起什么,转身道:“对了,今天多亏了寻州,要不是他回来正巧碰到救下你,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寻州?
孟寻州吗?
他不是早去部队了吗?
这不过节不过年的,他怎么突然回来了?
“虽说你俩从小就定了娃娃亲,可这样的事情,你还是得亲自跟人说声谢谢的。”
“知道了,我换身衣服就去。”
母亲出去后,宋诗诗起身,走到梳妆台前,看向镜子中的自己。
五年后的她,比现在要沧桑许多。
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宋诗诗深呼一口气。
安锦生,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竟然想杀了我。
这一世,咱们走着瞧!
宋诗诗来到客厅,就看见孟寻州身姿笔挺地坐在沙发上,那一身军装,看着很是威风。
“寻州。”
孟寻州起身,面容冷峻,就连说话,也是冷冰冰的:“你没事了吧?”
“嗯,没事了。”
想到母亲说的话,宋诗诗走过去,“听妈妈说是你救了我,谢谢你。”
“你没事就好。”
或许是两人太久没见了的缘故,宋诗诗觉得此时很尴尬,连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哪了。
相对而坐,宋诗诗一抬头就对上了孟寻州的目光。
“你......你......”俩人几乎同时开口。
“你先说。”
孟寻州抬手,示意她先说。
宋诗诗本就不是个藏着掖着的性子,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你不是在部队吗?
怎么突然回来了?”
“听我爸说你要下乡的地方就在我们训练营附近,就特意请假回来送送你。”
孟寻州的这个回答,是宋诗诗万万没有想到的。
“哦,孟叔叔还好吗?”
“挺好的。”
说到这儿,孟寻州的耳尖悄悄红了几度。
只因他想到父亲让他回来送宋诗诗时,还催他跟宋诗诗赶紧培养感情,他都等不及抱孙子了。
“下午我想带我妈一起去医院做个检查,一会儿你能不能帮我一下?”
上一世,直到母亲被她气得心脏病发,她才知道母亲心脏有问题。
既然重生了,自然首要的事情,就是带母亲去医院检查一下。
孟寻州挑眉,“郑姨生病了?”
宋诗诗朝厨房的方向看了一眼,身子稍稍前倾,捂着胸口,压低声音解释:“我怀疑我妈这里有些问题,想着带她去检查检查。
但你也了解她那性子,我要是直说,她肯定不会同意的,还会怪我浪费钱。”
“行。”
幸亏有孟寻州打配合,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郑佩兰最终还是同意去医院做检查。
只是检查报告需要明天才能拿到。
宋诗诗她明天还得赶下乡的火车,晚上她悄悄写了封信,放在宋振华的书房里。
上一世他们疏忽的事情,她希望这一世能弥补回来。
......车站里人声鼎沸,全是下乡的知青在和亲人告别。
醒目的横幅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绿皮火车上。
“这些都是妈妈特地在供销社给你买的,你要是饿了,就自己拿出来吃,知道吗?”
郑佩兰一遍遍地叮嘱她,生怕她照顾不好自己,在路上将东西弄丢。
“你还从来没离开妈妈这么长时间呢,这一出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出门在外,为人处世谦逊一些,知道吗?
外面比不得家里,可没人能处处忍让你。”
感受到郑佩兰的情绪,宋诗诗的眼眶也跟着红了。
“妈妈,我会和别人好好相处的,我也会照顾好自己,真的。”
郑佩兰声音哽咽:“你们快上车吧。”
“走吧。”
孟寻州拎着行李,站在宋诗诗身旁。
宋诗诗一步三回头,不停地和郑佩兰挥手道别。
希望父亲能看到她留的信,带母亲去看病。
火车开出去没多久,车上便有知青唱起了歌。
是那首《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在歌声中,她不知不觉间,便趴着睡着了。
再醒来时,她是被广播里的播报声吵醒的。
睁开惺忪的双眸,朝车窗外望去。
穿着朴素的知青们,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拥挤地朝站外走。
身上似乎有什么东西滑落下去。
“醒了?”
安锦生的眸子在听到“娃娃亲对象”几个字的时候,眯了眯。
可很快他就调整了心态,浅浅一笑,维持最后的体面,“原来是这样啊。”
之后的一路上,安锦生再没开过口。
回到知青点,宋诗诗就马不停蹄开始在自留地捣鼓她的种子。
现在是秋天,正好可以播种下去试试。
她刚弄完种子,准备洗手去屋里收拾行李,就看到有一小伙正朝着知青院里探头探脑的。
小伙正是赵木匠的小徒弟石头。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赵木匠看他可怜,便收他做徒弟,教他养活自己的本事。
宋诗诗洗了手,走过去,笑着问:“你是赵木匠的徒弟吧?
这是来给我送柜子的吗?”
说着,宋诗诗看向石头身后的板车。
上面放着一个差不多半人高的柜子。
石头上下打量了她几眼,然后点头,“你是宋知青吧,师父让我把这柜子给你送过来,你住哪间屋子?
我给你搬进去。”
“哦,好,就右手边倒数第三间。”
宋诗诗说着,帮石头将院门拉开了些,然后率先进屋子看了一眼。
好在现在屋里没人。
石头将木柜按照宋诗诗的要求放到床边靠墙的位置就离开了。
宋诗诗将木柜擦了一遍,这才将自己的包裹里的行李,一件件放进柜子里。
等她收拾完,正要上锁的时候,江翠花和另外两名女知青回来了。
“天啊,宋同志,你这是在哪儿弄来的柜子,也太好看了吧?”
苏玉一直苦恼自己的行李和其他人的堆在一起,不安全不说,以后也容易弄混,还不好看。
如今见到宋诗诗的柜子,那真是羡慕得不得了。
可还没等宋诗诗回话,江翠花就酸溜溜地说道:“有些人啊,就喜欢搞特殊,非要做出些和大家不一样的事情,真是资本主义做派。”
宋诗诗将柜子锁好,这才转身,对苏玉温柔一笑,“这是我昨天在村里的赵木匠那儿定做的,昨天那两个木盆,也是他那儿买的。
赵木匠手艺很好,你们要是想要,去他那儿定做一个就行。”
“做一个得不少钱吧?”
贾静文小声问。
宋诗诗点头,“我东西多,贵点也正常,你们可以定做个小些的,不过价格我不太清楚,你们可以先问问,若是不合适,就不做。”
苏玉觉得宋诗诗完全不像江翠花描述的那般,自私、小气,她也没瞧出宋诗诗喜欢同男同志纠缠不清。
她反而觉得宋诗诗挺好相处的,为人也大度。
方才江翠花都说那么难听的话了,宋诗诗也能面不改色地和她们对话,完全当作没听到。
江翠花这人,最是受不了别人无视自己了。
宋诗诗越这般轻视她,她就越要找机会刺激宋诗诗。
“不就是个破柜子嘛,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是花的别人的钱?”
苏玉听了,有些为宋诗诗打抱不平,立马反驳道:“江同志,大家都是一个宿舍的,何必说话句句带刺呢?
你这样,倒显得你格局太小了。”
“就是啊,你说这么多,宋同志都没跟你计较,你也不知道收敛,还变本加厉,真的是太不知好歹了。”
贾静文也跟着帮腔。
宋诗诗见江翠花那已经青了的脸色,心情大好。
但面上她却装出老好人的模样,劝道:“算了,大家别因为我闹得不愉快,不过就是个柜子,我只是不习惯将自己的东西就这么敞开放着,这才买的柜子,没想到......”宋诗诗说完,一脸无辜地望向江翠花。
苏玉忙安慰她:“宋同志,你人也太好了些,你这样的性子,是要吃亏的。”
苏玉和贾静文想买柜子,于是说着话,便拉着宋诗诗出了屋子。
江翠花气得快将手里的被单扯烂了,她瞪着宋诗诗离开的背影。
我让你得意,咱们走着瞧!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唤醒了还在睡梦中的知青们。
宋诗诗动作麻利,简单收拾下,便出了门。
张青梅和陈辉两人已经等在院子里了。
老知青们正拿着农具,准备去上工。
因为前晚的晚饭是宋诗诗做的,所以大家对她的印象都很好,看见了,都笑着和她打招呼。
宋诗诗也一一笑着回应。
看着朝气满满的新知青们,陈辉清了清嗓子,指着金黄色的麦田道:“这次秋收任务重,大家都要齐心协力。
这边的麦田分成几个区域,男知青们负责面积较大、地势稍复杂的区域,女知青们主要负责相对小一些的地块。
但是大家都不能松懈,争取尽快完成收割任务。”
话还没说完,江翠花皱着眉,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陈队长,我今天身体不太舒服,能不能给我分配个轻松点的活啊?”
陈辉打量了下她那一副风一吹就要倒的样子,无奈道:“若真是不舒服,那就去打猪草吧,但工分就要少很多了。”
一听可以不用下地,江翠花哪里还管什么工分,忙不迭地点头应下。
宋诗诗心里冷哼,身上都没钱吃饭了,还只顾着偷奸耍滑。
陈辉分配的任务,已经算是很照顾女知青们了。
男知青们负责的区域可比她们大得多。
而巧合的是,安锦生负责的区域就在宋诗诗旁边。
她只是一开始的时候朝那边瞄了一眼,之后便只专心收割小麦。
毕竟许久没有下地干活了,宋诗诗适应了下,动作渐渐越来越顺畅。
新知青们刚来,受不了苦,干不了多久就开始喊累,村里人也都见怪不怪了。
但直到大家歇下来,才发现新知青里,竟然有个小姑娘,一直没喊过累,也没怎么休息过。
汗水顺着她的额头流下,将她的衣衫都打湿了。
“瞧见没有,这新来的宋知青真不错,看着娇里娇气的,没想到这么能干。”
“是啊,我还以为她就做做样子,没想到这速度都赶上咱村里的老把式了。”
江翠花从边上路过,正巧听到村民在议论宋诗诗。
“咱们先去吃饭,然后送你们回去。”
宋诗诗点头。
这么一耽搁,她下午的活也没做,后面还得起早些,将活补上。
几人到怀青大队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下来了。
徐强还要处理徐丽的事情,所以他和孟寻州晚上就在徐桂英家住下了。
徐桂英吃了亏,也不敢再作妖。
孟寻州将宋诗诗送回知青点,将手里的书递给她。
“这些书应该够你看一阵子的,等我弄好更好的,再给你送来。”
看着手里的书籍,宋诗诗不禁再次想起病房里徐丽跟她说的话。
可她已经在安锦生那里吃过一次亏了,她真的还能相信别人吗?
不对,不对!
宋诗诗摇晃了下脑袋,想将脑袋里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甩出去。
现在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怀青做出突出贡献,这样才可能得到提前返城的机会。
这一世,她要为自己好好地活。
她还要回去,好好陪伴爸妈呢。
至于感情的事情,她已经不奢求了。
“诗诗,怎么了?”
宋诗诗一抬眸就对上孟寻州担忧的目光。
她脸唰地一下就红了。
好在现在天黑,孟寻州看不清楚。
“没事,谢谢你的书,这对我很重要。
不早了,我进去了。”
“好,早点休息。”
孟寻州看着眼前已经关上的院门,无奈地笑了下。
任重而道远啊!
叹口气,他迈步朝徐桂英家走去。
“怎么样?
送回去了?”
徐强在院子里打水,瞧见孟寻州回来,顺口问了一句。
孟寻州走到旁边的石墩上坐下,“我怎么觉得从医院回来后,她有点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是哪里怪。”
徐强挠头,“那个......我可能知道为什么。”
“因为什么?”
徐强举手做投降的姿势,“但是老大,咱先说好了,我说完,你不能动手哈。”
孟寻州的眸子眯了下,“你说。”
“我为了安慰我家妹子,就......说说了你喜欢宋知青的事。”
最后那句,徐强的声音小得跟蚊子哼一般,但孟寻州还是听清楚了。
孟寻州动作快得如一道闪电,逼近徐强,一脚将他踹了出去。
“不是说好不动手的吗?”
徐强惨叫着。
孟寻州快步走近,作势还要踹他,“我什么时候动手了?”
“老大,你这......我错了,我也没想到我妹子的嘴那么快啊。”
听到自家老哥的惨叫声,徐丽趴在窗户上朝外望。
即便看着两人打闹,她也觉得这一刻很幸福。
只是......哥哥终究还是要回部队的,到时候她又是一个人了。
......宋诗诗今天起了个大早,种在后面菜地里的蔬菜种子,也不知道现在什么样了。
算算日子,应该差不多都要发芽了,而且今天正好是她照看菜地。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宋诗诗在种下种子的时候,特地做了个简易的塑料布棚,就是为了维系这些蔬菜生长环境的温度。
可她到菜地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塑料布棚被人扔到了菜园外面。
好在破坏棚子的人,并没有去破坏她的种子。
因为宋诗诗看到她种下去的菠菜和生菜种子已经发芽了。
给菜地浇了水,宋诗诗又重新将塑料布棚搭了回去。
现在是秋季,又在山里,早晚温差大,有塑料布棚,蔬菜就能够更好地生长。
如果实验成功,她可以用自己种植的成果去劝说大队长。
一旦这种方法普遍下去,大家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不过,今天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搭建的塑料布棚被人破坏,宋诗诗也意识到,她在知青点的菜地做实验,确实有些不合适。
她还得再想想其他的办法。
在菜地也没花多少时间,弄好出门的时候,她们房间里的女知青们都还没起呢。
宋诗诗早早地就领了农具去地里上工了。
大队长周建国看到的时候,诧异不已。
昨天在徐桂英家发生的事情,他也都了解了,所以宋诗诗受伤的事情,他也知道。
原以为知青们都娇气,昨天受了伤,今天肯定是不会来上工了的。
却没想到,宋诗诗竟然会是第一个。
周建国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在宋诗诗的登记本上,记了个十工分。
因为男女体力的差别,男知青分配到的区域也比女知青要大,所以同样是上一天的工,男知青一般都是十个工分。
而女知青就只有八个工分。
若是像江翠花那样,在农忙的时候选择打猪草这样轻松地活,你就只有两个工分了。
宋诗诗对于周建国的行为,根本不知情。
她一心要将昨天没做完的活全都补上。
安锦生来的时候,看到已经累得满头大汗的宋诗诗,心中诧异。
同时他对宋诗诗又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情感。
具体是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
只是他感觉自己可能一开始是带有目的地靠近宋诗诗,可通过这几日相处和了解,他越发在意宋诗诗。
看不到的时候,他会想知道她在做什么事情。
看到的时候,他会忍不住地朝她所在的方向看两眼。
就算不说话,只是默默待在她身边,他也很高兴。
尤其是宋诗诗默认允许他帮她割麦子的时候,他竟然兴奋地想要欢呼。
虽然宋诗诗拒绝过他,但他认为那不过是女人的矜持而已。
等日子长了,宋诗诗对他了解得深了,肯定会爱上他的。
想着心事,安锦生竟不知不觉走到宋诗诗的身边。
宋诗诗感觉到有人靠近,停下动作,瞄一眼。
只是看到身后的那双鞋,宋诗诗就知道是安锦生了。
她没有理会,继续割着麦子。
“宋同志,要不你先歇歇,喝口水?
这么干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
你放心,我做完自己的活,会帮你干完剩下的活再下工的。”
安锦生自认为自己说得很深情了,但宋诗诗只是淡淡地说了声:“谢谢,不用。”
甚至连头都没抬一下。
安锦生抿唇,看向周围,瞧见有几位老知青正看着他的方向,笑得前仰后合的。
明显就是在取笑他。
可想到若是自己能和宋诗诗好上,那些麦乳精还有吃的,便都是自己的了。
宋诗诗做饭的手艺也好,就算娶回家,他也不亏。
想通了这点,他也不再理会那些老知青,转身去自己负责的区域割麦子。
在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周建国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
“同志们注意啦!
我是大队长周建国。”
“咱们的麦子收割已经到了关键时候,可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
“这雨一下,咱们那剩下的麦子可就危险了,无论是发芽还是发霉,那都是咱们承受不起的损失啊!”
“所以,今天大家必须加把劲,努努力,争取把最后的麦子抢收回来!”
“这可是关乎咱们一年的收成,也是关乎到咱们每家每户分配粮食的大事啊!”
“......”宋诗诗抬头看了看天,看来今天是干到很晚了。
......孟寻州和徐强一早就和徐桂英面对面坐着,准备商量徐丽的事情。
徐桂英的丈夫陈富因为要上工,一早就出了门。
而陈家梁虽然手腕已经没事,可他看见徐强和孟寻州就害怕,所以借口身体不舒服,一直躲在屋里不出来。
所以现在堂屋里的景象就是,徐桂英坐在徐强他们三人对面,双手环胸,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
“你们到底想怎么样,直说吧!”
徐强看了徐丽一眼,开口道:“之前我寄回来的钱票,我们也不要了,就当是姑姑你照顾丽丽的辛苦费了。”
徐桂英挑眉,神情露出一丝得意。
好像这样的结果,早就在她的预料之中。
“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