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荒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清,我选择以身解救千万百姓结局+番外小说

穿越大清,我选择以身解救千万百姓结局+番外小说

江南烟雨秀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事业的开端自从赵源清醒过来以后,便深刻意识到富贵对一个人的腐蚀有多么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有温香软玉投怀送抱,简直让他这个久经后世声色考验的战士都快要沦丧了。在此期间,赵源也渐渐熟悉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对赵家也有了一定清醒的认知。赵家老太爷赵忠义乃大青嘉庆四年己未科进士,共育有三子二女,其中长子赵诚学业不精,早早便进入了绿营,靠着赵家的人脉一路做到了左翼镇前营正三品参将,次子赵志则兴趣不在官场,也不在军中,而是跑去各地经商,算是赵家商业上的话事人。在长子和次子之外,老三赵楷算得上赵家最后的读书种子,但是至今却连个举人都未曾考上。除了三个儿子之外,另外两个女儿则早早分别嫁人,其中长女赵英许配给了G州府右营参将王文礼之子,而次女赵月则是...

主角:赵源赵志   更新:2024-12-21 15: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源赵志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大清,我选择以身解救千万百姓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江南烟雨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事业的开端自从赵源清醒过来以后,便深刻意识到富贵对一个人的腐蚀有多么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有温香软玉投怀送抱,简直让他这个久经后世声色考验的战士都快要沦丧了。在此期间,赵源也渐渐熟悉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对赵家也有了一定清醒的认知。赵家老太爷赵忠义乃大青嘉庆四年己未科进士,共育有三子二女,其中长子赵诚学业不精,早早便进入了绿营,靠着赵家的人脉一路做到了左翼镇前营正三品参将,次子赵志则兴趣不在官场,也不在军中,而是跑去各地经商,算是赵家商业上的话事人。在长子和次子之外,老三赵楷算得上赵家最后的读书种子,但是至今却连个举人都未曾考上。除了三个儿子之外,另外两个女儿则早早分别嫁人,其中长女赵英许配给了G州府右营参将王文礼之子,而次女赵月则是...

《穿越大清,我选择以身解救千万百姓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事业的开端

自从赵源清醒过来以后,便深刻意识到富贵对一个人的腐蚀有多么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有温香软玉投怀送抱,简直让他这个久经后世声色考验的战士都快要沦丧了。

在此期间,赵源也渐渐熟悉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对赵家也有了一定清醒的认知。

赵家老太爷赵忠义乃大青嘉庆四年己未科进士,共育有三子二女,其中长子赵诚学业不精,早早便进入了绿营,靠着赵家的人脉一路做到了左翼镇前营正三品参将,次子赵志则兴趣不在官场,也不在军中,而是跑去各地经商,算是赵家商业上的话事人。

在长子和次子之外,老三赵楷算得上赵家最后的读书种子,但是至今却连个举人都未曾考上。

除了三个儿子之外,另外两个女儿则早早分别嫁人,其中长女赵英许配给了G州府右营参将王文礼之子,而次女赵月则是许配给了广右粮储道台薛成器的三子,可以说整个赵家在G州府也算得上小有名气的地头蛇了。

可在赵源仔细分析后发现,别看赵家现在这么辉煌,可实际已经面临着败落的危险,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赵家没有再出一个进士,甚至连举人都没有,完全靠着赵家老太爷这个前礼部侍郎的余荫撑着,但是老太爷前年就已经走了,门生故吏的交情用一分就少一分了。

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而对于赵家而言,赵源便已经是第三代子弟,生存危机和家族危机都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

就在赵源思考这一切的时候,洋鬼子亨得勒大夫轻轻敲了两下房门,随后便推门而进。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赵源得以苏醒过来,使得亨得勒大夫深受赵诚的看重,在原来的报酬基础上又加了许多银子,目的也只是为了让亨得勒在赵家多留一段时间,也是为了防止赵源的病情反复。

这么一来二去,赵源也发现了这个洋鬼子大夫的确有几手,二人反倒是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亨得勒大夫自诩中西医结合,无不精通,于是也望闻问切了一番,最终给出了结论,那就是赵源已经彻底好妥当了。

“亨得勒,你上次说会给我带来一本什么自然哲学的书?带来了没有?”

“严格来说,是牛顿爵士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一本非常伟大的著作,里面阐述了伟大的三大运动定律,它为我们揭示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亨得勒一脸自豪地说道,他很快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了一本泛黄的书籍,递给了赵源。

赵源随手接了过来,下意识轻声念道:“Mathematicalprinciplesofnatural philosophy.......”

亨得勒顿时一脸惊讶,他下意识低声道:“偶买噶的,你怎么会读英文?”

赵源不好意思地摇了地摇了摇头,他在前世的确很擅长英文,严格来说他是一个语言学天才,不仅极为擅长鹰语,连同鍀语和筏语也有一定的造诣。

亨得勒还以为他接受过西式教育,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是饶有兴趣地说道:“你能看懂这本书吗?”

“唔……能看懂一点。”

赵源也不是谦虚,前世里他也啃过不少英文专业著作,像这种相对比较基础的书籍自然没有问题。

亨得勒笑了笑,道:“如果你真的能看懂这本书,下一次我再给你带一本书来,不过,上帝可不喜欢撒谎的孩子。”

赵源感觉这个外国老头子有还挺有意思,便笑道:“但是年轻人犯了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不是吗?”

亨得勒顿时放声大笑,声音极具穿透力,他摇了摇头,道:“源,你跟大部分古板的龙国人可是一点都不像呢。”

赵源轻声道:“亨得勒,下一次你能给我带来几份报纸吗?我可以花钱买。”

听到这话,亨得勒略微有些惊讶,他轻声道:“没问题。不过你想了解什么?”

“一切。”

赵源用汉语说了一遍,然后又用英文说了一遍,他盯着亨得勒,道:“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我不想错过一切有价值的消息。”

亨得勒赞许地看了一眼赵源,他发现这个少年真的很有意思。

他轻声道:“我刚好买了一份《香江记录报》,可以送给你。”

说完,他从包里又掏出了一份带着些许油墨味道的报纸,递给了赵源。

赵源接过来一看,顿时感觉有些失望,相对于后世的报纸而言,它显得有些过于简陋,仅仅有四页单张,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英文。

他简单翻阅了一下,却发现这四页报纸上记载的内容却不少,其中第一页主要写了一些新闻事件,第二页则是一些货物的进口货价行情表,第三页主要是出口货价行情,至于最后一页上面写了库存货物,中间是货币汇率,最下面一行是来往的船期,另外报纸的最后一页申明,本刊每月1日和15日出版,每份单价25分。

赵源脸上带着几分喜色,这份报纸的到来简直太关键了。

尽管赵源来自后世,对于那些大事情都还记得,但是他不可能知道这个时代的一些细节,而那些珍贵的信息往往来之不易,能够有这样一个廉价而稳定的渠道自然显得非常重要。

亨得勒见赵源心思已经全部扑在报纸上,当即便爽朗地表示离开,至于报纸就直接送给了赵源。

等到亨得勒离开后,赵源仔细地重新阅读起来,他认认真真将所有的信息都看了一遍,最后发现上面除了一些宗教和反华内容之外,最重要的信息则是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鹰国西茵妒银行改称鹰国丽如银行,并且马上决定要在香江和G州同时设立分行,主要负责在龙吸收存款,并进行国际汇兑和金融周转。

第二件事,一个叫做柯拜的酥格兰人准备在黄普建造“柯拜船坞”,他在报纸上刊登了雇佣船厂工人的信息。

赵源捏紧了手指,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这两件事情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显然随着第一次鸦骗战争的胜利,西方人也加强了在龙国的金融活动以及资本输出,特别是柯拜船坞的出现,也说明西方人已经不满足于眼下的利益,他们打算对龙国输出工业,以攫取更大的利益。

而在这份利益的背后,似乎蕴含着赵家崛起的机会。


福汉会

在赵志细细思索之后,最终提出了一个人选,那就是赵家原本负责牙行贸易的一个副掌柜,名叫薛桂年。

赵源自然是不认识,道:“他能得二叔青眼,肯定有不凡之处了。”

赵志点了点头,道:“没错,这个薛桂年过去是G州府的一个落第潦草秀才,屡试不中,最后投靠我赵家做了一个文书,不过这个人心思缜密,颇有头脑,这些年就把他提拔进了牙行,一路升到了掌柜,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赵源却有些担忧道:“能做牙行副掌柜的,来做一个机器厂的主事,怕是有些屈才了。”

所谓的牙行,通常是指中间商人,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年代。

到了明清时期,甚至已经有着‘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的俗语,从侧面也能反映出牙行贸易的兴盛。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G州十三行,便是指十三家广右顶尖的牙行,他们在交易中起着“评物价”以及“通商贾”的作用,甚至还具备一定官府收税的职能,因此处于一个官民交易的中间地带,凡是能做牙行贸易的,绝没有一个简单之辈。

赵志摇了摇头,道:“原本是这个道理,可是这段时间,薛桂年在G州惹了一宗不大不小的祸事,我正准备将他先打发到外省去避避风头,既然眼下有了这么一个合适的机会,就让他先留在黄普。”

赵源没有追问是什么麻烦,既然二叔认为可以这么做,那自然无事。

次日,赵源、亨得勒以及刚刚招揽的弗里德和弗兰克等人,再次驾车赶往柯拜船厂。

这一次约翰·柯拜的态度比起上次要好很多,他也不知道从哪里学会了龙国的人情世故,在签订完合同后,便盛情邀请赵源参加晚上的一场宴会,前来参加的都是G州的外国商人,而据柯拜所说,今晚的宴会还会请到一位大人物,那就是港英政府的龙文秘书郭实腊。

“郭实腊?”

赵源听到这个名字,隐隐感觉有些耳熟,可就是想不起来。

一旁的亨得勒提醒道:“当初正是此人向鹰国当局提供的资料,才促使外交大臣巴麦尊正式提出对龙作战方案。后来也是此人接替了马儒翰。”

听到这里,赵源顿时恍然大悟。

所谓的郭实腊,其实还有一个更加有名的汉名,即郭士立。

此人原本是一个普卤士传教士,早年担任鹰国东茵妒公司翻译,曾多次在龙国沿海口岸游历,在上江等地也贩卖过鸦片,为鹰国政府获取到大量的青军情报,属于一个彻头彻尾的情报贩子以及龙国通。

根据赵源的了解,这个郭士立曾经在国内长期游历,秘密获取了大量情报,并且呈递给了鹰国政府,最终正是这些情报促使了鹰国当局开战的决心。

听到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赵源反而有些犹豫,他目前还不太想过早暴露在港英当局的眼中——尽管他们肯定已经得知赵家与柯拜合作的消息,可是有一个赵家在前面顶着,自然好过赵源自己暴露出来。

不过,跟郭士立见面也存在一大好处,那就是能够进一步加快与在龙外国商人合作的速度,特别是像丽如银行那边,透过这个圈子肯定能找到核心人物。

赵源沉思许久,最终决定还是前去见一面。毕竟他的年龄在这里,与鹰国人接触反而不会太敏感。

……

在宴会上,约翰·柯拜正式宣布汇丰机械厂成立,其中由赵家出资建厂,占据70%的股份,而柯拜船厂则以技术入股,占据30%的股份,主要生产一些轮船零部件,而赵源也以赵家代表的身份上台露了个脸。

由于这场宴会的参与者都是在龙外商,相比起那些贵族们而言自然要显得些许简陋,场地就布置在船厂的一座房子里,里面显得颇为空旷,几十个金发碧眼的老外端着酒杯正在洽谈着最近的各种商机,脸上笑意俨然。

自从鸦骗战争之后,在龙外国商人开始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过去还偷偷摸摸往大青贩卖鸦片,可是当香江被鹰国人占领后,这里便成为了鹰国殖民者入侵龙国的桥头堡,大量的鸦片被公然输入内陆。

而在这个问题上,大青统治者们的表态则显得有些模糊。

当初1841年龙鹰谈判时,英方曾经向耆英提出开放烟禁的备忘录,但是耆英怕得罪这些英夷,可又不敢贸然答应下来,怕回朝不好交代,于是便给出了一个托词,那就是禁内不禁外,像外国商船夹带鸦片与否,大青无须过问。

这等于是放开了一条口子,根据赵志提供的一些机密资料显示,大青鸦片贸易规模差不多从1837年的九十万鹰镑,大幅度增长到二百四十万鹰镑。

而对于这些来到远东从事贸易的西方商人们而言,自然代表着大笔的财富。

赵源看着这些人得意的嘴脸,心中有些说不出的恶心,可是他也很清醒地认知认识到,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商业上自然也是拿不回来的。

由于赵志的身份不太适合直接出面,因此今晚聚会主要由赵源代表赵家出席,亨得勒则在一旁陪同。

“嘿,赵,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今晚的贵客,郭实腊先生,还有这位先生,来自普卤士的奥托·冯·卑斯迈先生。”

老约翰穿着一身燕尾服,高翻领,套着一条紧身裤,显得颇为庄重,与先前大大咧咧的样子已经完全不同了。

赵源听着老约翰的介绍,顿时为之一愣,他并不是因为郭实腊而惊讶,而是看向站在他侧方留着八字胡的西方男人。

卑斯迈?难不成就是后世那位大名鼎鼎的铁血首相卑斯迈?

赵源脸上的惊讶引起了几人的注意,那个叫做卑斯迈的男人上前走了一步,道:“莫非您听说过我?”

“不,卑斯迈先生,我只是认错人了。”

赵源重新恢复了正常,他笑道:“不过,卑斯迈先生,我很希望与您成为朋友。”

卑斯迈笑了笑,道:“作为朋友,你可以称呼我利奥波鍀。”

一旁的郭实腊也笑道:“约翰,你的这位小朋友还挺有趣,他为什么会突然对利奥波鍀感兴趣?”

老约翰皱了皱眉头,道:“OK,我也不清楚,不过,作为商人,每个朋友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能理解他的想法。”

郭实腊挑了挑眉,没有再多说什么。

赵源也调整了一番自己,笑道:“当然,对于郭实腊先生的大名,我自然也是听过的,对您的事迹也很清楚呢。”

郭实腊摇了摇头,道:“哦?你知道我什么?”

赵源摇了摇头,道:“就像您曾经七次来过龙国,还有您刚刚成立的福汉会。”

郭实腊眉头展开,他笑道:“赵,如果你对福汉会感兴趣,我可以引荐你加入进来,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经过我亲自考察的结果。”

赵源在心中不由得冷笑,想拉他下水是假,恐怕拉赵家下水才是真。

作为一个传教士,郭实腊的身份背景极度复杂,他作为一个普卤士人,早年间先是加入荷蓝传道会,后来又脱离教会为鹰国人服务。

如今他又成为了普卤士教会传入龙国的开创人,这个所谓的福汉会,表面上是在进行传教活动,可实际上却隐藏着太多不可告人的目的。


赵志确实没弄明白赵源东一耙子西一镐子的想法,他惊讶道:“你现在手里的事情已经不少了,除了机器厂,汇丰行,你还要去学海堂读书,哪有时间再去折腾这个橡胶树,还有你说的自行车?要我说,你还是把心思放在汇丰行上,这事成了就赚大钱了。”

赵源有些哭笑不得,他耐心解释道:“二叔,我要种橡胶树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我可以跟你打包票,你别看这玩意现在不起眼,可是等以后那也是一个聚宝盆呢!”

赵志听得头大,他索性摆了摆手,道:“得,我可以给你想办法,但是种橡胶树这件事,你就自己去找人来弄吧。”

神秘女子

尽管这个年代人们已经发现了橡胶的价值,但是在移植方面并没有多少经验,因此赵源也只能根据前世的一些经验来实验种植。

橡胶树本身是一种热带植物,原本产于亚马逊森林,对降水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龙国最适宜种植的地方,无疑是南海、广右、广左、富建、雲楠、龙岛等地。

当然,对于此时的赵源而言,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在广右进行种植。

由于前期主要是试种,赵源并没有急于求成,仅仅只是让二叔在番禺买下了一块二十亩大小的荒山,像这种荒地自然没有田地值钱,并没有花太多钱。

巧合的是,那一片荒地跟长洲岛相差也不远,赵源想着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去机器厂看看,索性便带上亨得勒、潘塞以及赵富贵,顺道一块过去看看。

由于荒地距离并不算远,几人不一会工夫就抵达了那里,下了马车以后,只见一个略带几分青涩的年轻人在这里等待。

见到赵源下了马车,年轻人紧张地走上前来,低声询问道:“敢问是赵家公子吗?”

赵源点了点头,诧异道:“你是?”

“小人何平,是二老爷吩咐在这里等候少爷。”

这个叫做何平的年轻人迅速介绍了自己的来历,原来赵志买下的这一片荒地本属于何家村,由他负责给赵源带路。

荒山上稀稀疏疏长着一些树木,地上荒草丛生,除了远处耸立着一座小木屋,便再无其他人类活动的踪迹。

何平带着众人深一脚浅一脚走到木屋前,道:“以前我们村有个老人住在这,后来老人死了,这也就荒废了……”

他指了指屋顶,“上面朽得厉害,我可以帮你们修好。”

赵源摆了摆手,道:“这事就不需要你来操心了。”

何平略微有些失望,他点头道:“少爷没有别的事情,小人就先告退了。”

赵源点了点头,他也不管何平,回头对着潘塞吩咐道:“以后你就先住在这里,负责种植橡胶树,回头我会给你派两个人过来打下手,前面条件比较艰苦,忍一忍就好了。”

潘塞点了点头,用生涩汉语回答道:“好的,老板。”

在这个大航海的年代里,能做水手的都不是什么善茬,吃苦更是不在话下,对于潘塞而言,他更在乎的是赵源许诺的高额薪水。

赵源看了看附近,感觉荒山里也没什么可看的,便扭头走向了木屋,他倒不是怀疑何平说的话,而是打算将木屋拆掉,然后在这里再建上一些房屋,用来给潘塞和以后的帮手们居住。

然而,在他推开门的一瞬间,一柄铁剑却悄无声息搭在了赵源的脖子上。


赵源点了点头,道:“这里人多眼杂,我先送你回去。”

少女刚刚得了情郎的许诺,心中更加不舍,只是她也知道这事还记不得,再加上这里不宜久留,便乖乖上了一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

赵源认真叮嘱了一番赵家的家丁,让他们一定要安全送到,切不可有误,另外他还准备了一封书信,交给了家丁,让他们到了潘家之后,一定要交到潘家家主手里——原本他是要亲自去,但是想到这个时代毕竟偏向于保守,因此此刻反而不方便去。

送走了潘清菡之后,赵源带着剩下人急匆匆返回了赵府,至于亨得勒和潘塞也让人安顿好了。

沐浴更衣后,赵源便马不停蹄地去找老爹赵诚回请安。

此时,赵诚和赵志正在书房里议事,见到赵源前来拜见,眼神里多少有些怪异。

原来,就在赵源回来以后,管家赵全就将潘清菡的情况跟两位老爷一并说了。

对于广右潘家,赵诚自然不会有任何不满,但是他对潘清菡的庶出身份有些介意——未免有些委屈了自家宝贝儿子。

不过,这事他也不着急,并没有开口询问,只是让赵源将去香江的情况一并说了一遍。

赵源说完同丽如银行的合作后,道:“这一次我跟丽如银行联合注资二十万鹰镑成立汇丰银行,它将会成为我们撬动广右工商资本的关键,吸纳更多的资金——将来可以形成一系列的投资计划,围绕着采矿、冶炼、纺织、面粉、船舶等产业展开,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也可以进一步控制整个广右的经济命脉。”

到这一刻,赵源终于在父亲和叔叔的面前,显露出了几分峥嵘。

红顶商人

一时间,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静。

不知过了多久,赵诚似乎才消化完内心的惊讶,他皱着眉头道:“这一切,都是你从哪里学来的?”

赵源平静道:“正如孩儿之前所说,一切都是梦中所得,但是孩儿没有儿戏,更不是拿着赵家的祖宗基业去冒险。”

赵诚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下去,看向了一旁的赵志。

“老二,你觉得呢?”

赵志沉吟了片刻,道:“眼下,十万鹰镑大概约合三十万两库平银,咱们也不是拿不出来,只是得从生意里面抽调一些银子出来。如果有个好歹,怕是要伤筋动骨。”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道:“源儿,你已经长大了,应该明白轻重,二叔有些问题必须问得细一些才行。”

赵源点了点头,道:“二叔,我明白,您尽管问吧。”

在这种大家族内,行事都自有一套逻辑,绝不是赵源说什么就是什么,尤其像赵志常年在商界摸爬滚打,必须得有七成把握才会干。

与罗伯特一样,赵志的第一个问题就指向了汇丰银行的关键——息差。

“以低息吸引资金,再以高息贷出,可如果没人接高息贷呢?款子收不回来又该怎么办?”

赵源早已经有所预料,沉声道:“广右地面上高利贷通常是九出十三归,息滚息,利滚利,最后累计下来的利息往往动辄一倍本金有余,可谓剥皮吃肉,贪索无度。寻常商贾百姓借贷者也是数不胜数,倘若汇丰银行年利率能降到三成六,便也不用担心没人借贷了。”

所谓的年利率三成六,也就是年息36%,月息3%。


除此之外,璞鼎查还采用“以华制华”的首单,在龙人中实行保甲连坐制度,还利用一些龙人来协助他维持治安,甚至还颁布了专门针对龙人的宵禁令,严格规定龙人不得在晚上十点后在外面行走,但是这些举措反而引起了当地人的进一步不满。

可以说,璞鼎查留给继任者的是一个烂摊子,等戴维斯接任时,香江问题非常多,秩序混乱,管理不善,最严重的是财政状况已经濒临崩溃,鹰国政府为了维持在香江的统治,不得不每年花费大量的金钱,甚至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因此,戴维斯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财政上的问题。

当初说起戴维斯时,罗伯特的脸上曾带着几分不屑,嘲讽道:“这是一个钻进了钱眼里的人,他甚至打起了妓女的主意,在这些婊子的身上也要抽税!”

可以说,即便是在香江的其他鹰国人,对戴维斯的评价也不高,认为其能力有限。

在宴会开始后,郭实腊望着面前的赵源,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赵,我们又见面了。”

赵源脸上微笑,心中自然知道这个郭实腊在打什么主意,无非就是想要进一步拉拢他,成为鹰国人统治香江的爪牙,他不卑不亢地说道:“我也没有想到,今天这么巧,竟然又遇到郭实腊先生了。”

言语中带着几分淡淡的嘲讽味道。

罗伯特对港督戴维斯并不感兴趣,对郭实腊也不太看得上眼,便也不去主动解围,只是端着酒杯静静地看郭实腊表演。

郭实腊脸色丝毫不变,他缓缓开口道:“赵,你应该明白一点,我代表的并非我自己,还有总督,他很关注你,也愿意帮助你。今天来这里见你,也是总督的意思。”

赵源摇了摇头,道:“郭实腊先生,我实在难以想象,总督为何会关注我这个无名小卒……这一次来香江我只是为了应约丽如银行,如果总督对这桩合作感兴趣,不妨跟罗伯特先生谈一谈。”

果然,此话一出,罗伯特的脸色就变了。

“郭实腊,赵先生是丽如银行邀请的合作伙伴,还请你回去禀告总督,这件事关系到大英帝国在龙的根本利益,届时我会亲自回到仑墩跟巴麦尊爵士谈。”

郭实腊脸色微微一变,道:“那就不打扰几位了。”

说完,他便起身离开了宴会。

罗伯特望向了赵源,道:“赵,现在你可以好好谈谈发钞的问题了。”

赵源举起了酒杯,道:“罗伯特,掌握了发钞的权力,即掌握了收取铸币税的魔法,而对于丽如银行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罗伯特转动着手中的酒杯,看着里面琥珀一般的酒液随着杯体转动,若有所思道:“听上去的确很诱人……”

在这一点上,赵源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龙国人在发钞问题上的经验,可比西方丰富多了。当然,踩的坑也多多了。

首先,要明确一点,自古以来的货币发行权,通常只有一国政府控制下的中央银行所拥有,尤其是在龙国漫长的历史中,私人铸钱仅仅存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这也给大部分人带来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只有中央能发行货币。

但要注意的是,在金银本位体制下,政府控制的主要是实体金银,而非纸钞,因为纸钞最早是建立在货币基础上的支付凭证,早期并不具备流动性,就比如宋朝出现的交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