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麟刘福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全集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林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主角分别是赵麟刘福,作者“林桐”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吗?”要知道这样高的书画价格,已经快赶上了“汴州三绝”的书画了。此人竟没有新作品上市,倒是令锦衣少年感到意外。锦衣少年知道那赵麟的家世,可是十分寒微的。......
《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全集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她这个做法,本是给汴州士人提个醒,不要被沽名钓誉之徒蒙骗了。
可……现在,好像那位“文曲星”似乎才是受害者吧?
她这的这番做法,反而有落井下石的嫌疑了。
想到这,她立即让红袖去漱芳斋,让方管事把书画标价再改一下。
谁知,却被父亲苏方正给阻止了。
“以方管事的执行力,恐怕他都把书画标好价格挂上去了。”
“你再去让人更改价格,这事传扬出去指不定别人背后怎么议论呢。”
苏诗诗听了父亲的话后,不由忐忑不安道:“那怎么办?”
“什么都不要做就是了,这事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苏方正安慰着女儿道:“好了,别胡思乱想了,你就当不知道的他是受害者就是了。”
“…………”
汴州,魏王府。
豪华、雅致的书房内。
一个锦衣华服少年,端详着自己刚书写的诗词,眼神迷离,陶醉其中。
“吴大伴,你看本王这首诗怎么样?”
一旁伺候的微胖太监听到呼唤,忙走上前,双手恭敬地捧起那幅新作品,摇头晃脑念了起来。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感情饱满,节奏明朗。
一听他这声音,就知道他定在朗读诗词方面下过很大的功夫。
“王爷,好诗,好诗啊。特别是这句‘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实乃千古之名句啊。”
微胖的太监,神色激动,眼睛中亮光闪烁,像似见到了奇珍异宝一般。
那锦衣华服的青年,嘴角微微上扬:“吴大伴,你又哄我开心。这一句算不得千古佳句,最多算得上传世之句。”
“不,不,王爷,在奴婢心中,它就是千古传世之作。”微胖的太监,睁着眼争辩道:“除这首诗词外,您的书法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奴婢说句实话,您的书画也许还没达到江南四大才子的境界,却也到了汴州三绝的境界。”
这下,锦衣华服的少年,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哈哈,又哄本王开心。在书画方面,本王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最多算得上登堂入室了。”
微胖的太监,这次倒没有再争辩,只是腆着脸,恳求道:“王爷,这幅诗词……能否赏给奴婢?”
那锦衣华服少年一愣,而后正色道:“吴大伴,你该不会是想拿了本王的作品,去外面售卖吧?前天,汴州王氏想求本王一幅作品,本王都没有答应他们。”
微胖太监一听,顿时跪倒在地,瑟瑟发抖道:“奴婢不敢。奴婢只是太喜欢王爷这幅字画了,就想着……当作传家之宝,传给后辈。”
锦衣华服少年听后,神色恢复如初,淡淡道:“这幅诗词就不赏你了,本王自己也想收藏着呢。等明天吧,本王有灵感了,再给你写一首诗。”
他说完之后,又拿起自己的这幅作品,仔细欣赏起来。
忽然,锦衣少年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让你办的事如何了?”
“回王爷,经过这两天的发酵,赵公子的书画,已涨到了二十两一幅了。”微胖太监连忙答复,而后又继续道:“而且,还是有价无市。市面上几乎没有赵公子的字画了。”
锦衣少年听了不由朗笑一声:“有价无市?他没有趁着这么好的机会,大赚一笔吗?随意写写画画,不就是一笔横财吗?”
要知道这样高的书画价格,已经快赶上了“汴州三绝”的书画了。
此人竟没有新作品上市,倒是令锦衣少年感到意外。
锦衣少年知道那赵麟的家世,可是十分寒微的。
“父亲,世叔,县尊大人,吉时已到,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礼仪活动了?”
经他这一提醒,三人这才想起在宴会之前,还有个文人雅士的礼仪呢。
“雍儿,这次你选的是什么啊?”
祁老爷子似乎很宠爱这个幼子,满脸溺爱笑问道。
那位祁家少主眉宇一展:“回父亲的话,我们商议的是投壶。”
“投壶?”
祁老爷子、杨参议、刘县尊俱都是一愕。
他们没想到,宴前礼仪活动,竟是投壶。
一旁的赵麟,有些疑惑道:“蔡师,投壶不是挺好的吗?怎么祁老爷子、杨大人、刘大人一副迟疑的神色?”
投壶,源于春秋战国,是士大夫们宴会前的一种礼仪活动。
可谓是古之有之,一直盛行至今,久经不衰。
按理说,如此高雅的礼仪活动,几位大人不应该迟疑的。
正当赵麟疑惑的时候,蔡举人、方举人却是一脸的无奈,低声道。
“真是可恶至极,他们这是针对你的。”
这下赵麟更懵了,投壶为何是针对自己啊?
一旁的马秀才却是叹了口气,解释道。
“投壶,是士大夫们的宴前高雅活动。可你要知道一个限定的词,是士大夫和他们的子弟。”
他怕赵麟还不理解,便道:“通俗来讲,权贵士族子弟,从小就耳濡目染,十分擅长这项礼仪。”
这下,赵麟终于弄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了。
正如这位马秀才所言,出身穷乡僻壤的贫寒读书人,哪里有机会接触这样的高雅活动?
很多贫寒士子在功成名就之前,甚至都没有见过投壶,连具体操作都不会,又怎能有赢得的机会?
要知道这样的高雅礼仪活动,都是有彩头的。
现在这位祁家少主突然发起投壶活动,这很明显就是针对自己这样的贫寒读书人。
赵麟环顾四周,猛然发现自己衣着还真是最为寒酸的。
不对啊,不是有个比自己还要寒酸的哥们吗?
他去哪里了?
祁家少主和“汴州四秀”李凡,嘴角挂着笑意,看着不远处的少年。
“呵呵,他不是名望隆重吗?不是文曲星吗?今日就让他丢尽脸面。”
“哈哈,李兄,还是你有谋略。高,实在太高了。你看到没,那人已经开始慌张,吓的四处张望了。”
投壶,无论是赵麟还是原主的记忆,都对这项高雅的礼仪有过了解。
但要说起具体操作,却是懵懂。
前世、今生都未曾接触过。
正如马秀才说的那般,这项礼仪活动,自春秋战国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宴会上,此项礼仪十分盛行,久经不衰。
可也仅限出身望族的士子阶层。
寒门、贫寒士子,为了读书,一两银子恨不得掰成两半使用,谁有那个闲情逸致去玩投壶?
按理说,要参与这样的礼仪活动,定会让赵麟胆战心惊,面露窘色。
可他非但没有一丝的畏惧退缩,反而露出了一副跃跃欲的兴奋神色。
这可吓坏了一旁的蔡举人。
这小子是不是根本不知道投壶的玩法?
投壶,可不仅仅是礼仪,它还是蕴含竞技性质的娱乐。
换句话说,参与者是要有彩头的。
如此才能激发竞技者的胜负欲,同时活跃宴会的气氛。
参与这样礼仪的人,非富即贵,彩头可想而知。
看着布置场地的祁家奴仆,方举人皱了皱眉,好心提醒道:“赵小友,一会若他们邀请你的时候,我建议你以身体不适拒绝。”
最新评论